课程背景: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依靠资源和机会取胜将逐渐离我们远去,这将是一个同质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团队的能力。上下同欲者胜,提升管理能力,是团队打造的重要基石。
	传统公认的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但是这个看法反映了管理的功能,但没有把管理当成一个系统的体系看待。而PeterDruke(彼得·德鲁克)对管理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确定目标、组织员工、沟通激励、业绩考核、培训辅导,进一步把管理看成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开展的系统性活动。一切从目标出发,一切保证目标的实现。
	为此,该课程的设计体现了PeterDruke(彼得·德鲁克)对管理职能的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构架了实施管理系统五个组成部分所必要的操作工具。
	
	课程特色:
	● 实用:针对管理者的实际困难。
	● 系统:在课程内容上,倡导“深度与广度兼顾,实践理论并举”,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及启发性,善于从事物本源出发,全面系统解决问题。
	● 生动: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
	
	课程收益:
	● 洞悉五个管理职能所必需的工具
	● 建立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准则
	● 增强改善个人和组织绩效的愿望,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方式:案例分析、管理游戏、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一、管理者与员工的区别
	1. 识人用人,产出卓越业绩
	2. 发展团队,产能建设
	二、角色认知
	1. 作为下级的角色认知
	小组互动:从上级的角度看自己(你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1)建立信任
	2)积极主动
	3)承上启下
	4)结果至上
	2. 作为上级的角色认知
	小组互动:从下级的角度看自己(你喜欢什么样的领导)
	1)公平公正
	2)勇于担当
	3)以身作则
	4)关心下属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我”的成员
	
	第二讲:目标管理
	案例分析:办公印刷事业部
	一、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
	1. 管理部门和团队存在的目的
	2. 明确本部门的输出结果
	3. 团队成员的岗位分析
	二、两大工作类别中的团队成员目标管理
	1. 日常性工作
	1)设定标准
	2)日常工作绩效:TRICK管理
	小组活动:给他人制定标准
	2. 改进性和任务性工作
	1)SMART目标
	2)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落实结果导向
	讨论:对比判断:哪些目标是好目标
	小组卡片站竞赛-1
	三、计划制定要点
	1. 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
	1)甘特图法
	2)滚动计划法
	3)网络规划图法
	4)WBS计划管理
	2. 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
	现场演练:以公司某部门目标为例,制定工作计划,掌握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方法
	四、目标计划执行偏差原因
	1. 执行力偏差的问题表现
	1)计划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结果不理想、问题总比方法多、理由借口等
	2. 执行力差的原因分析
	1)人员管理问题
	2)制度流程问题
	3)组织建设问题
	4)企业文化问题
	案例分享:送给加西亚的一封信
	案例分享: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
	五、目标计划执行提升方法
	1. 统一共识
	2. 技能提升
	3. 领导以身作则
	4. 管理制度规范
	
	第三讲:组织员工
	案例:艰难的决定
	一、五种领导风格
	1. 分析员工的类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1)意愿和能力模型
	2. 明确你的用人目标:让每个人(而不是让个别人)都成功
	3. 消除你的用人障碍:要用人,先自省,发现并消除你对用好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阻力
	4. 制定你的用人策略: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状况制定用人策略
	1)有意愿缺乏能力
	2)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
	3)有一定能力但有很强意愿
	4)有能力但意愿懈怠
	讨论:针对自己的团队制定员工的使用策略
	小组卡片站竞赛-2
	二、领导者的三项技巧
	1. 诊断:评估发展阶段及需要
	2. 弹性:使用不同的管理型态
	3. 建立伙伴关系、约定管理型态
	
	第四讲:沟通与激励
	一、管理者在工作中的沟通场景描述
	1. 授权
	2. 辅导
	3. 反馈
	二、依据员工的激励因素,实施不同的激励手段
	1. 激励因素蕴藏着巨大力量
	2. 正面反馈BET模型
	1)行为
	2)效果
	3)感谢
	讨论:时间为轴,你会做些什么?
	小组卡片站竞赛-3
	第五讲:绩效管理
	案例:一则小故事
	一、绩效管理体系
	1. 绩效目标制定
	2. 绩效辅导与沟通
	3. 绩效考核与反馈
	4. 绩效诊断与提高
	二、胜任度与行为业绩的关系
	小组卡片站竞赛-4
	
	第六讲:辅导谈话
	一、辅导谈话的流程
	1. 利用在发散阶段收集的信息
	2. 寻找并确定解决方案
	3. 形成行动计划
	4. 就行动计划达成共识
	小组群战:辅导谈话
	二、辅导谈话中的主要技术
	1. 同理心
	2. 反馈技术:建设性反馈和正面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