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系统。
《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是思路。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
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也是治理公司的根本。
经典里面所讲的家,不是现在的小家庭,而是家族。
【场景:中国人回家过年】
中国人,再怎么忙,逢年过节再怎么挤,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很多老外问我:过年那么重要吗?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在外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春节那几天短暂的团聚。不然为什么?你看我们每年的春运,那是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难道我们不知道回家的辛苦吗?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挤了汽车挤火车。但你空手回家行吗?不行。再怎么样也要给父母、亲人带份礼品吧。千山万水,不辞辛苦,就是为了短短的几天。
在外国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奇笨无比。他们会想,你干脆把钱寄回去,给你老爸、老妈用就好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钱,因为他们觉得钱不代表什么。
在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家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氛围,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的传承。
一、什么是家风?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不断传承下来的那种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风气。
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的家风很接近。
家风在中国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传家宝。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只有我们可以绵延不绝,这是跟家风有着密切关系的。
二、家风的主要内容:
1、家风是一家人的气质,家风必须和谐。
家风是值得信任的,家风不容易作假,不容易欺骗,它实实在在代表这一家人的气质,气是看不见的,质是看得见的。可见,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阴一阳,因为阴阳是永远不分的。
心跟心连在一起,才叫和。和谐从哪里做起?从家庭做起。嘴巴和没有用,心和才重要。一个和谐的家庭里面,每一个人都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只有影响力。
2、家风重伦常。
我们有父子、有夫妇、有兄弟、有朋友、有君臣,难道其他国家没有吗?当然有,伦理是全世界都有的。我们的特色,不是伦理,而是伦常。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这个伦常,怎么让每一代人,每一个家里面的人,都合理地参与?
重伦常是中国家风的一个特色。伦理是大家都有的,可是伦常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特色。
有五伦就有五常,表示这五种根本的关系,必须要有它不变的规矩。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伦常”正是家庭关系正常的基础。
《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中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把自己修好。
不管是建立家风,还是要复兴家风,都必须要有三个很具体的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把它做好。第一,修身;“修”字是修整的意思,我们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它修一修,使它更正、更好。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修身是根本,问题是如何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字是专门讲修身的。修身是从格物开始。“格”是去掉的意思,“格物”是把人对物的欲望去掉、减少。格物是要让人知道,只有学会克制,你才会快乐;只有克制,你才不会侵略别人。格物是从婴儿时期就要开始的。你赞美你的小孩,他将来出去闯荡,就跟长官处不好。致知其实是在讲《大学》里面“止于至善”的那个“止”,就是说我们把物欲尽量减少,减少到最后,我们就知道止,适可而止。“止于至善”,不是说做最好的,而是做更合理的。因此格物、致知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但我们要把这种欲望控制在适可而止的范围内,不要过分。“诚”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因此人要懂得修身,懂得追求合理,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自欺欺人。第二,齐家;我们所说的齐,指的是这个家里的人,心要齐,一家人齐心协力,就叫齐家。齐心从谁开始?从夫妻开始。齐需要夫妻互动。夫妻是来共患难的,不是来共享福的,患难夫妻心才会齐。白头偕老才是夫妻的最大成就。第三,传承。
4、家风要从夫妇开始。
夫妇是家庭建立的开始。
5、家风里的孝道传承。(大孝:袁隆平等;中孝;小孝)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
孝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就是老少两代的天伦关系。
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也是治理公司的根本。
孝用于国家治理,就是孝治,以孝治国,以孝治天下。
中国人孝敬父母,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叫做大孝尊亲。老子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无我,就是没有他自己。这才是大孝。孝跟任何事情都有关系,才叫大孝。一个人的任何举止和动作,都跟父母有关系。如果你真是个孝子,那这辈子就要努力,为你的父母争光。大家可以想一想,在一些比赛场上,或者舞台上,只要有人得到冠军,或者拿到第一名,目光就会在台下寻找亲人,而主持人一般也都会问父母有没有到场,如果父母到了现场,肯定会把他们请到台上,这样会让父母觉得很光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父母增添光彩,叫做光宗耀祖。
第二个等级,叫做中孝弗辱,不使父母受到侮辱。
第三个等级,叫做“其下能养”,最起码你能奉养父母。
孝顺其实不是先天带来的。中国为什么没有《慈经》,只有《孝经》,因为慈是先天带来的,你不用教父母,他们自然会爱护自己的子女,孝是后天学习的,上一代照顾下一代,所有的动物都会。
家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既然父母是你自己选的,你就应该尊敬他们,就应该孝敬他们,这样你才能了解为什么“子不嫌母丑”。
教导子女懂得孝敬,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三代同堂。
教导子女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子女心目当中有父母的存在。让子女心中有父母,如果你能让你的子女做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我们心中有父母,怎么把这一点传达给子女,这是我们要做的事,这叫做传承。心中有父母,出去工作时,他的心目中也会有主管、有领导,他不敢跟他们平起平坐。
我们要把孝道恢复出来,靠谁?不是靠爸爸,不是靠儿子,靠一个你想象不到的人,媳妇。你看我们中国女人,嫁给一个人以后,她的姓摆在第二位,夫家的姓摆在前面,叫做冠夫姓。媳妇是一家真正的传人。
孝敬,那个敬很重要。“愚忠”“愚孝”?
皇帝都要一步步登泰山,去祭祀天地。为什么?他就是要告诉所有老百姓,他是崇尚孝道的,他所有的事情都要谢天谢地,会秉持天地良心来照顾百姓。天坛就是北京的泰山。道统不能灭,道统一灭,中华文化就不见了。中华文化不见了,中华民族就没了。
6、祖先和孩子具于你一身。
中国人只拜三种对象:第一个是天地,第二个是祖宗,第三个是圣贤。
祖先在哪里?祖先就在你身上。怎么祖先会在你身上?想想看你的父母在哪里?你的父母就在你的肠胃这里。如果从小没有父母,你根本没有东西吃。那祖父在哪里?祖父在你心里,你心里所想的道理,几乎都是从祖父那里听到的。祖父最能把家中的传家之宝品德传给子孙。子孙在哪里?你的子孙就在你的腹部大腿之间。不管你的祖先还是你的子孙,都具于你之一身。对于祖先来说,你是他们的延续;对于祖孙来说,你是他们之所由来。
人要永生,只有活在子孙的心中,别无他途。
中国人想永生有三种方法:立功、立德、立言。
父母是我们的根,天地是我们的本。修德就要从孝开始,孝以养德。中国人拜天地、拜祖宗、拜圣贤,这完全是一种不忘本的精神,因为天地是本,父母是根,没有圣贤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延续。
你心中有父母,父母就跟你有感应,你心中有天地,天地跟你就有感应。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没有圣贤就没有中华文化,天地、祖先、圣贤都没有了,我们也就不见了。
宗祠一修起来,姓氏的来源就清楚了,一代一代就知道自己的辈分来了,这样就会有伦理,大家就会守分,然后自然而然就会规矩起来,这就叫家风。
《易经面相与家风传承》课程大纲
【引子:中国人回家过年】
中国人,再怎么忙,逢年过节再怎么挤,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很多老外很是疑惑:过年那么重要吗?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在外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春节那几天短暂的团聚。不然为什么?你看我们每年的春运,那是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难道我们不知道回家的辛苦吗?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挤了汽车挤火车。但你空手回家行吗?不行。再怎么样也要给父母、亲人带份礼品吧。千山万水,不辞辛苦,就是为了短短的几天。
在外国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奇笨无比。他们会想,你干脆把车钱寄回去,给你老爸、老妈用就好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钱,因为他们觉得钱不代表什么。
在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家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氛围,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的传承。
一、什么是家风:
1、宗祠一修起来,姓氏的来源就清楚了,一代一代就知道自己的辈分来了,这样就会有伦理,大家就会守分,然后自然而然就会规矩起来,这就叫家风。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不断传承下来的那种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风气。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的家风很接近。
2、找准自己的位置:祖先和孩子具于你一身:对于祖先来说,你是他们的延续;对于祖孙来说,你是他们之所由来。
二、家风重伦常,从夫妇开始:
“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家风从夫妇开始。
【面相衔接】面相十二宫、面相五岳
三、家风重孝道传承: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
中国人孝敬父母,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叫做大孝尊亲。孝跟任何事情都有关系,才叫大孝。一个人的任何举止和动作,都跟天地、祖宗、圣贤(中国人只拜三种对象:第一个是天地,第二个是祖宗,第三个是圣贤)有关系。
第二个等级:叫做中孝弗辱,不使父母受到侮辱。
第三个等级:叫做“其下能养”,最起码你能奉养父母。
教导子女懂得孝敬,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三代同堂。
让子女心中有父母,如果你能让你的子女做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我们心中有父母,怎么把这一点传达给子女,这是我们要做的事,这叫做传承。心中有父母,出去工作时,他的心目中也会有主管、有领导,他不敢跟他们平起平坐。
我们要把孝道恢复出来,靠谁?不是靠爸爸,不是靠儿子,靠一个你想象不到的人,媳妇。
【面相衔接】面相三停
四、建立家风、恢复家风的环节:
第一、修身: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
如何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是从格物开始:“格”是去掉的意思,“格物”是把人对物的欲望去掉、 减少。致知其实是在讲《大学》里面“止于至善”的那个“止”,就是说我们把物欲尽量减少,减少到最后,我们就知道止,适可而止。“止于至善”,不是说做最好的,而是做更合理的。因此格物、致知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但我们要把这种欲望控制在适可而止的范围内,不要过分。
“诚”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因此人要懂得修身,懂得追求合理,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自欺欺人。
第二,齐家:齐,指的是家里的人,心要齐,一家人齐心协力,就叫齐家。
齐心从谁开始?从夫妻开始。齐需要夫妻互动。夫妻是来共患难的,不是来共享福的,患难夫妻心才会齐。白头偕老才是夫妻的最大成就。
第三,第三,传承。
【面相衔接】修身、齐家、传承“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