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课程介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给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史”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内容各有侧重,“四史”内容各有侧重,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
	新中国史作为“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学习“四史”,有助于树立正确历史观,坚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
	【课程对象】党员干部培训、企事业专题党日活动安排、党的各级组织集体学习。
	【课程收益】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授课形式】:讲授 微案例 答疑  
	━━━━━━━━━━━━━━━━━━━━━━━━━━━━━━━━━━━━━
	【课程目标】
	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国家历史
	正确把握历史主流
	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
	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
	【授课特点】:
	1、党课落地:探寻党史对现实工作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并结合swot分析、管理学二八原则、时间管理工具、岗位介绍和工作职责描述(JD--Job Description缩写)、目标分解工具等,做到“党课落地”。
	2、淬炼经验。历史从未走远,正以巨大惯性扑面而来。通过历史事件,淬炼经验指导现实工作。
	━━━━━━━━━━━━━━━━━━━━━━━━━━━━━━━━━━━━━
	【讲师特点】:
	1)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事党课理论、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等教学。
	2)职业培训师。善于根据成人听课特点、党课课程讲授技巧等,演绎知识要点,精彩解析党史,分析现行政策历史沿袭,提升学员理论素养,夯实党课学习效果。
	讲政治,“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课程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讲实际,党课贴近工作实际,用身边的事阐述逻辑观点,感同身受有顿悟。
	有乐趣,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在愉悦中领会课程的要点,没有困意和乏味。
	有道理,潜移默化提升效果,避免常见的机械乏味授课,落地效果较明显。
	━━━━━━━━━━━━━━━━━━━━━━━━━━━━━━━━━━━━━
	前言:本课程将结合以下新中国史中热点问题进行阐述讲解
	一、关于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二、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评价
	三、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五、关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和经验
	六、关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七、关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八、关于“文化大革命”研究
	九、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
	十、关于加强和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
	━━━━━━━━━━━━━━━━━━━━━━━━━━━━━━━━━━━━━
	第一讲: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1949-195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
	1、土地改革运动
	2、镇 压反革命运动
	3、“三反五反”运动
	4、独立自主外交和抗美援朝
	二、恢复国民经济 展开社会改革
	1、没收官僚资本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4、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起步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改造同时并举
	3、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4、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5、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赎买
	6、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的巨变和遗留问题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956-1976)
	一、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3、中共八大的召开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5、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二、探索进程中出现的挫折及其深刻教训
	1、脱离实际的“大跃进”
	2、急于求成,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
	3、阶级斗争扩大化,产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内乱
	4、探索进程中犯错误的原因及科学分析
	三、艰辛探索的伟大成就
	第三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6-1978)
	一、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1、粉碎“四人帮”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恢复高考与科学的春天
	2、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四讲: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199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
	3、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4、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
	5、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 “制裁”中全方位推进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
	1、南方谈话的背景
	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第五讲:深化改革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世纪(1992-2002)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二、小康目标和跨世纪发展战略
	三、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
	第六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201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四、推进国家统一  建设和谐世界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至今)
	一、新时代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
	二、全面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文化建设
	四、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共建“一带一路”
	七、全面从严治党
	八、当今世界局势的总体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