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1、 TWI背景
	1.1 定义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 ),是一套针对基层管理者设计的成熟、简单、实用、有效的标准训练教程,通过培养基层管理者工作教导、工作关系、工作改善、 工作安全等必备技能,使之能够有效指导一线员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实现效率提高、品质改善、成本控制的企业目标。该标准教程欧美日韩等多国政府通过职业立法进行推动,风行60年长盛不衰,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培训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典教程。是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1.2 起源与发展
	TWI源于1920年的英国,发展于二战时期的美国,成熟于战后的日本。二战期间,美国军工企业用TWI快速训练熟练生产人员,保证了军需产品的生产与供应。二战后美国帮助日本重建经济,发现日本技术劳动力潜力极为雄厚,但缺乏有效的督导人员,效率和品质低下。故引入TWI,并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组建了日本产业训练协会,并通过职业立法,面向日本产业界进行系统推广与实施。TWI自1950年引入日本以来,至少系统训练了1000万日本人,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和进入世界500强的世界级企业,TWI为日本制造业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全面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成就“日本制造”为“精工制造”的关键,对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TWI内容
	TWI标准训练教程共有四个模块:
	工作教导(JI) ——使基层主管能够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部属工作的方法,使部属很快的接受到正确、完整的技术或指令;
	工作改善(JM)——使基层主管能用合理的程序,思考现场工作上的问题与缺失,并提出改进方案,提升工作的效率与效能;
	工作关系(JR)——使基层主管平时与部属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部属发生人际或心理上的问题时,能冷静的分析,合情合理的解决。
	工作安全(JS)——使基层主管学习如何使类似灾害事故绝不再犯的对策和方法。
	【TWI培训的重要性】
	企业中的一线管理人员(我们称之为“督导者”,包括班长、组长、课长、系长、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等督导职能的干部),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状况。TWI培训通过工作教导技能、改善技能、用人技能和角色转换等方面对一线管理人员进行教导。使之能够高效指导一线操作员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达到生产效率提高、品质改善、成本控制的企业目标。
	【TWI培训的方法】
	在“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掌握”这一理念的基础上,课程中安排大量实例练习:在理论课程中穿插实际练习来启发新的课题,帮助学员巩固技能,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强化培训的最终效果,不只是懂得知识,而是熟练运用。 
	课程目标
	以日常工作中的事例为基础,结合大量的现场图片和案例,帮助学员转变观念,提升管理能力,从而让其带领的团队创造出更高的业绩。
	课程特色
	在“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掌握”这一理念的基础上,课程中安排大量实例练习,帮助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熟练掌握培训重点及技能,加深学员理解。强化培训的最终效果:不是懂得知识,而是熟练运用。 
	实战师资团队
	        由专注于生产管理领域,在知名企业有多年管理经验、拥有超强工厂实操管理经验的资深实战专家执教。
	系统课程设计
	        系统、模块式的课程设计,按知识的递进关系依次开展,使学习过程更为合理,更易于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与必备技能。
	咨询式的培训
	        派出专业的咨询顾问团队对学员所在的企业进行生产管理诊断,找出关键症结。同时,在每次开课前要求学员就课程相关内容提供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诊断和问题,适当地调整课程的相关内容,以保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全景案例教学
	        所有课程均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使学员在鲜活的案例分析与研讨中,真正着手练习各种管理工具,深刻理解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法,迅速将所学的内容转化成实际操作。帮助学员转变观念,提升管理能力,从而让其带领的团队创造出更高的业绩。 
	扩展改善实战
	系统性的知识点资料等发给学员,进行后续扩展性学习 ;布置实践课题,要求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进行运用,使培训产生真正的效果。
	课程对象:
	 生产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科长、班组长等各级生产运作管理相关主管及现场后备培养干部、新上任现场管理人员、从技术转型做管理工作的工程师、有兴趣的相关人员等。
	课程对象 :  生产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科长、班组长等各级生产运作管理相关主管及现场后备培养干部、新上任现场管理人员、从技术转型做管理工作的工程师、有兴趣的相关人员等。
	课程设置 : 模块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时间模块一:工作教导(JI)一线督导管理干部角色认知与定位   纠正一线督导干部的认识误区,自觉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并培养自身的管理技能,有效地树立工作威信并激励下属员工。2天工作教导技能训练  培养一线干部能够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导部属工作的方法。使部属很快接受到正确、完整的技术或指令。现场主管熟练运用教导技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返工以及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能够很好的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及工具设备的磨损等。模块二:工作改善(JM)工作效率提升训练优秀的一线督导主管和糟糕的主管的效率可能会相差十倍以上。导致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工作效率问题,对时间管理的不同。主管处在企业的枢纽地位,对时间的管理不仅影响其本身的效率,也会影响他的上级、同级和下属。因而,高效的时间管理是主管必备的能力。2天工作改善技能提升训练
	培养一线主管能够通过合理的程序,对工作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改进方案。熟练掌握改善技能,能更有效的利用材料、机械、劳动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能。预防问题的发生。能够带领部属开展持续改善的小组活动。模块三:工作关系(JR)工作关系与沟通技巧训练  一线管理人员是通过部下达成生产成果的,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这种用人技能,得到部下的充分协助。就可以预防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发生,在出现人际沟通问题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给与解决,从而加快工作进展。2天模块四:工作安全(JS)如何带领部属安全工作
	使一线管理人员了解工作安全的范围,清楚明白工作安全的重要性。不安全的工作带来的连锁灾害的可怕性及严重性。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伤事故。2天工作教导、工作改善、工作关系、工作安全各个课程均可以安排作业现场教练式指导,督导管理人员对工具运用的效果及效率,明确工作运行的目标、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学员知道理论而无法及时转化为实践。通过工具的运行进行评比,激活大家的热情与动力,从而把改善、教导、关系、安全与工作紧密结合,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课程大纲:
	模块一:工作教导(JI)2天
	第一部分、一线督导管理干部角色认知与定位
	  纠正一线督导干部的认识误区,自觉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并培养自身的管理技能,有效地树立工作威信并激励下属员工。
	◆ 一线干部自我角色认知
	  ◆ 一线干部的多重角色
	  ◆ 一线干部的重要作用
	  ◆ 现场管理到底管什么
	  ◆ 一线干部日常管理事务探究
	  ◆ 一线干部权限
	  ◆ 优秀一线干部的心态要求
	  ◆ 优秀一线干部的素质、技能要求
	  ◆ 一线干部与执行力
	  ◆ 对督导的技能要求
	  ◆ 不同管理层的督导技能权重比例
	  ◆ 督导者的五项条件
	  ◆ 督导者取得成功的六大法则
	◆ 案例讨论:一线干部的定位和自我画像
	◆ 案例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干部
	第二部分、工作教导技能训练
	  培养一线干部能够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导部属工作的方法。使部属很快接受到正确、完整的技术或指令。现场主管熟练运用教导技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返工以及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能够很好的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及工具设备的磨损等。
	◆ 教导的含义、重要性和好处
	  ◆ 优秀教导员的三大特质
	  ◆ 上司VS教导员
	  ◆ 传统、低效教导方法的认识
	  ◆ 高效教导 VS 教导时机
	  ◆ 高效工作教导四步法
	  ◆ 教导准备四阶段
	    1、制作训练预定表
	    2、制作工作分解表
	    3、准备所需物品
	    4、整理工作场所
	  ◆ 工作教导四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准备
	    2、第二阶段——传授工作
	    3、第三阶段——试做
	    4、第四阶段——考核成效
	  ◆ 三种特殊教导方法
	    1、冗长工作的教导方法
	    2、嘈杂工作场所的教导方法
	    3、感觉与秘诀的教导方法
	  ◆ 教导员入门常犯的8大错误
	◆ 练习:工作分解表的制作方法
	◆ 案例: 
	模块二:工作改善(JM) 2天
	第三部分、工作效率提升训练
	优秀的一线督导主管和糟糕的主管的效率可能会相差十倍以上。导致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工作效率问题,对时间管理的不同。主管处在企业的枢纽地位,对时间的管理不仅影响其本身的效率,也会影响他的上级、同级和下属。因而,高效的时间管理是主管必备的能力。
	◆ 督导效率现状
	    1、目前的管理效率
	    2、时间资源的特性
	    3、时间的价值
	    4、什么是时间管理
	  ◆ 浪费时间的诊断与分析
	    1、如何找到原因
	    2、自我检查
	    3、工作时间记录法
	    4、时间管理的记录和诊断
	  ◆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
	    1、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历程
	    2、排列优先顺序
	    3、艾森豪威尔原则
	    4、艾维•李十分钟效率法
	    5、时间管理的基本法则
	 ◆ 时间管理的实用技巧
	    1、目标和计划管理
	    2、充分授权和委派技巧
	    3、排除干扰技巧
	    4、减少冗长的会议
	    5、办公室的5S工作
	第四部分、工作改善技能提升训练
	  培养一线主管能够通过合理的程序,对工作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改进方案。熟练掌握改善技能,能更有效的利用材料、机械、劳动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能。预防问题的发生。能够带领部属开展持续改善的小组活动。
	◆ 工作为什么要改善
	  ◆ 工作改善从哪入手
	  ◆ 工作改善与心态的关系
	  ◆ 管理 VS 改善
	  ◆ 如何进行工作改善
	  ◆ 工作改善的心理障碍
	    1、念旧的困扰
	    2、安于现状
	    3、阴影的困扰
	    4、因为反对人而反对事
	    5、缺少问题意识
	    6、缺乏对改善的认识
	    7、缺乏改善的技巧
	 ◆ 工作改善四阶段
	    1、第一阶段——工作分解
	    2、第二阶段——就每一个细目作核检
	    3、第三阶段——展开新方法
	    4、第四阶段——实施新方法
	  ◆ 解决问题思维方法-PDCA
	  ◆ 工作改善七手法简介
	  ◆ 激发改善创意的12把金钥匙
	◆ 管理电影分享:某加工企业工作改善
	模块三:工作关系(JR) 2天
	第五部分、工作关系与沟通技巧训练  
	  一线管理人员是通过部下达成生产成果的,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这种用人技能,得到部下的充分协助。就可以预防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发生,在出现人际沟通问题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给与解决,从而加快工作进展。
	◆ 工作关系问题及其类型
	    1、督导工作关系的特点
	    2、何谓工作关系问题
	    3、问题发生的类型
	  ◆ 改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诀
	    1、工作情形应告知
	    2、赞赏表现优异者
	    3、涉及切身利益的变更事先通知
	    4、发挥其能,激励其志
	  ◆ 工作关系问题的处理
	    1、确定目的
	    2、四阶段处理法
	    3、检讨目的是否达成
	  ◆ 从工作关系来看督导要诀
	    1、督导的职责是保证下属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
	    2、督导不是训斥下属,必须善待下属
	    3、真正活用工作关系
	    4、工作关系问题的范围
	    5、充分了解下属
	◆ 良好人际关系打造四项基本原则
	  ◆ 如何界定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 问题查找4M法
	  ◆ 问题处理的几种模式
	  ◆ 一线干部关键技能之沟通
	◆ 一线干部与谁沟通
	◆ 沟通中的常见误区
	◆ 同事、上司、平级、下级间如何沟通
	◆ 造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分析
	◆ 如何下达指令
	◆ 如何批评你的下属
	◆ 情景练习:批评下属常用八法
	◆ 沟通练习:沟通的三个要点和四大原则
	模块四:工作安全(JS)   2天
	第六部分、如何带领部属安全工作
	使一线管理人员了解工作安全的范围,清楚明白工作安全的重要性。不安全的工作带来的连锁灾害的可怕性及严重性。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伤事故。
	◆ 安全的重要性与定义
	  ◆ 为什么会发生安全事故?
	  ◆ 基层干部的安全责任与工作要求
	  ◆ 一线主管人员安全管理的“四到原则”
	  ◆ 生产安全的本质和生存意识
	  ◆ 造成工伤事故的主要因素分析
	  ◆ 工作安全四阶段法
	    1、第一阶段——思考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因
	    2、第二阶段——慎思确定对策
	    3、第三阶段——实施对策
	    4、第四阶段——检讨结果
	  ◆ 班组长职责与工作安全
	  ◆ 处理灾害事故的方法
	  ◆ 急救措施的要点
	    1、急救处理的常用方法
	    2、受伤者较多时的处理原则
	    3、与医护人员、上级管理者取得联系
	    4、准备急救所需的材料
	  ◆ 预防安全事故的三大利器
	  ◆ 安全管理操作流程
	  ◆ 如何塑造安全文化
	  ◆ 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 案例分析:班组安全管理检查表
	◆ 案例分析:一线班组的安全管理研讨与交流
	◆ 案例分享:班组长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与安全工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