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管理 > 宏观形势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双循环”解读
共三大模块:
**模块 风云诡谲:国际政治热点与走势
第二模块 风云变幻:国际经济走势与热点问题
第三模块 乘风破浪: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第四模块 风云之志:中国经济“双循环”解读
以下为详细版课纲
**模块 风云诡谲:国际政治热点与走势
一、国际政治热点
1、中东乱局
2、街头运动:拉丁美洲、香港、俄罗斯
3、特朗普会不会动手?伊朗、阿富汗……
4、难民问题
5、世界范围疫情发展与应对
——一次短期衰退不可避免;会不会造成萧条?
——全球合作
——《世界是平的》作者:疫情可能是世界历史分水岭
6、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7、**新发生的国际政治热点问题解读
二、国际政治走势
1、全球化退潮
2、三股势力的起落: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3、国际协调困难
——G2,G7,G20,北约,UN,上合组织……
——WTO,世界银行,IMF……
4、未来军事冲突不断
5、未来地区热点不断
6、意识形态冲突与颜色革命
7、会出现局部军备竞赛
8、移民问题会成为新热点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1、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全球化危机
——新自由主义破产
——民粹主义兴起
——文明的冲突
——石油争夺与秩序重建
——出海口与航路争夺与秩序重建
——制空权与制海权争夺:为什么一战、二战的胜利者是英美
——贸易战的后续肯定是科技战和金融战
——科技争夺与秩序重建
——金融争夺与秩序重建
——美元霸权为什么是美国的命根子
2、全球治理失序:贸易战,地区冲突,国际执行力差
——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短缺。
——雨林法则:合作共生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经济理论:相互依存
——政治理论:零和博弈
3、各种冲突的理由
——资源争夺(例如石油,水)
——民族、宗教
——领土
——饥饿与贫困
——制造争端,转移视线
4、大国角力:大棋局
——地缘政治:冲突背后的影子
——海权、陆权的争夺
——为什么苏联、美国都盯上了阿富汗?
——中东为什么纷扰不断?
——拉美为什么乱而不倒?
5、中美会不会对抗
——为什么美国军舰要跑到南海?
——中美在台湾、香港、新疆等问题上的争锋
6、国际政治影响国际经济
——国际热点冲突(尤其美国介入的地区)对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影响
四、几个基本判断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流
2、大战打不起来,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
3、局部地区冲突不可避免
4、意识形态冲突、宗教冲突、资源冲突都将长期存在……
5、美国是中国外交关系**重要一环
6、全球合作,管控风险
——全球治理必须加强
——区域协调必须加强
——矛盾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
——主动管控风险
五、中国如何规避国际政治走势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1、合理规避国际冲突对中国的影响
2、未来可能遇到难以想象的惊风骇浪
3、疫情结束后,针对疫情,对中国很可能进行政治舆论上围攻
4、警惕三股势力对中国发展的干扰
5、警惕可能加大的对中国的围堵
6、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正义力量,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第二模块 风云变幻:国际经济走势与热点问题
一、国际经济长期走势与热点问题
1、当前全球处在罕见的经济增长低迷期
2、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看世界经济形势
3、世界经济周期与新工业革命
——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
——工业革命、技术变革与城市化
4、智能时代的新活法:安抚奶嘴理论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能产业
——智能制造与无人生产
——智能社会将重新定义东西方关系
——安抚奶嘴理论
5、**大的变量:新技术(5G、IoT、VR/AR)
6、区块链的应用
7、一个趋势:全球化进程逆转,全球的经济框架重塑
——全球治理人缺失,美国不愿意继续提供公共物品
——不愿意继续做“世界警察”,特朗普退群
——全球治理制度无力。需要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
8、一个进程: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9、一个悖论:自由贸易的加快与市场保护的加强
10、一个现象:产业转移与美日欧产业“回流”
二、国际经济短期走势与热点问题
1、世界经济衰退已经到来?
——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到来
——会不会发生百年一遇的危机?
——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到……
2、全球经济风向指标:信贷脉冲
3、美国恐慌指数飙升
4、全球有代表性公司裁员加剧
5、油气价格崩塌往往是需求和经济崩塌的前奏
6、负利率为何搅动世界经济局势
——欧洲、日本、美国纷纷进入负利率时代
——中国货币政策未来如何行动?如何逆周期调节?
——我国是否会降息?特别是会否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7、弱势美元是当前美国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8、特朗普冲击
9、“灰犀牛”与全球大变局初显
——变与不变:全球大变局初显
10、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
11、中美会不会“脱钩”
12、**新发生的国际经济热点问题解读
三、热点问题:新冠疫情全球影响与世界经济衰退
1、世界范围的新冠疫情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
——疫情会持续多久?
——乐观、基准、悲观三种情形
——一次短期衰退不可避免
——会不会造成世界经济危机,乃至萧条?
2、2020年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
——航空业、旅游业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重组
——外贸外资
3、警惕疫情对全球经济的一系列后续影响和次生灾害
——疫情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及工作模式的改变,商业模式的创新
4、推动全球合作治理,应对危机
四、热点问题:大宗商品的走势
1、石油价格走势
2、矿石价格走势
3、粮食价格走势与粮食安全
五、热点问题:从中美贸易战看自由贸易的未来
1、自由贸易一定是好的吗?
——鸦片战争:自由贸易的旗号
——为什么有些国家都喜欢“以邻为壑”
——为什么有些国家口头上主张自由贸易,行动上实行保护贸易
……
2、贸易保护一定是坏的吗?
——保护幼稚产业也是有期限的
——日本、韩国的产业保护政策是否成功
……
3、贸易壁垒: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是否越高越好
——繁琐繁杂的非关税壁垒
——土耳其、印度才是对中国提出“双反”**多的国家
——欧洲国家为什么更多进口印度的茶叶而不是中国的
4、新型国际贸易思维:进出口平衡
——为什么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5、国际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更高阶段
——中美双边投资协议为什么一直没有谈成
——日本的海外资产为什么这么多
6、跨国公司的前世今生
——阿里巴巴是中国公司吗?
——联想是美国公司吗?
……
7、引进来与走出去
——吸引外资
——资本输出
8、知识产权保护
——为什么中兴毫无还手之力
9、契约精神:国际贸易的基石
——《中英南京条约》道光皇帝看到条约条文了吗?
——《中英南京条约》**条是什么内容?
10、美国推动“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
——美欧、美日、日欧都在推动“三零”
11、从历史经验中寻求突破:历史上的贸易战
——海上马车夫的没落
——日不落帝国的崛起
——三角贸易
——波士顿倾茶事件
——鸦片战争
——美日贸易战
12、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突破:中国智慧在国际关系中的实践
——和合文化
——古人的智慧
——少用三十六计
13、在遵守国际惯例与规则中寻求突破:多研究多实践
——关于战狼思维
——选择性输入信息会造成更多问题
——多研究国际规则
……
14、知己知彼才能实现突破:美国的确定性与特朗普的不确定性
——美国的确定性
——特朗普:《交易的艺术》
六、中国如何应对国际经济走势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1、科技创新抵消不利影响
——突破芯片之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进5G、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
2、推进“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
3、积极稳妥应对贸易战
4、加快开放力度,推动中国外贸外资发展
5、积极应对产业转移与产业“回流”欧美日
6、加快经济转型,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7、加快新基建
8、恢复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推动民生建设
第三模块 乘风破浪: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一、疫情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1、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总需求与总供给
2、经济增长的决定要素
3、需求三架马车分析
(1)消费
——消费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的机制
——发展阶段与消费需求结构
——进一步刺激内需不易
(2)投资:民间投资告急
——投资效率越来越低
(3)出口:进出口增速回落
4、供给侧分析
(1)人口问题:未富先老
(2)资源环境问题
(3)科技创新问题
5、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来源
——城镇化没有完成
——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
——消费结构升级
6、近年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拐点
7、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8、中国经济将现“四大分化”
9、中国经济新体系与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
10、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基本判断
二、疫情影响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1、客观判断经济发展趋势
——四大名著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2、克强指数看经济冷暖
3、PMI指数解读
4、到底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从PPI、CPI看通胀/通缩隐忧
5、当前宏观经济解读:GDP、就业、消费、投资、外贸、基建、房地产、资本市场等
三、2020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前景预判
1、充分考虑疫情对2020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是全方位的
2、预测不易:经济形势变化快,政策变化快,外部环境多变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精神解读
4、留得青山,赢得未来:2020《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5、7.30中央**会议精神解读
——中国经济“双循环”
6、谨防金融风险(债务风险):去杠杆-稳杠杠-加杠杆
7、2020年下半年增长率、消费、投资、进出口、就业、赤字、债务等总体判断
四、企业、个人如何应对(点到为止)
1、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作为
2、要做到:安心、静心、信心
3、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4、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
5、正确面对风险,处理风险,管理风险
——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努力转“危”为“机”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管好“钱袋子”,提升资本管理精细化水平
——培养自身的卓越运营能力,以管理风险和不确定性
——管理好身体、家庭,做好保险,主动应对风险
6、未雨绸缪:做好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的预案
第四模块 风云之志:中国经济“双循环”解读
一、中国经济“双循环”提出的背景
1、2020.7.30中央**会议**次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双循环”
2、在此之前,多次提出提出中国经济“双循环”
3、中国经济“双循环”提出的国际大背景
——疫情加剧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盛行、中美对抗蔓延至非经贸领域,“内循环”有助于练好内功,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4、中国经济“双循环”提出国内大背景
5、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提出表明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向,从原来的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战略,转向扩大内需的经济战略
6、内循环从国际形势看是被动的,从国内发展看是主动的
二、中国经济“双循环”概念辨析
1、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等,是强化国内大循环的坚实基础。
2、内循环的实质
——“内循环”和“国内大循环”两个概念混用
3、“双循环”的理论基础
4、双循环体系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制度建设成果的检验,是对大国经济的需求结构能否承载供给总量的“压力测试”,是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等的“底线测验”。
5、核心点是:需求侧摆脱房地产和投资依赖,构建更高质量的消费函数;供给侧沿着产业链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构建基于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产业链闭环。
6、充分条件是更加坚决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搞活基层经济体系
7、现在**大的担心是,当开放受到阻力,改革也开始裹足不前,甚至向后退步,导致事实上的内卷化。这将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危险的岔路。
8、关于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多注重经济内循环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针要领,切合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但也引发了一些不同观点的争议。
三、经济内循环误解疑虑起于断章取义和极端化
1、对“内循环”的几种不全面认识
——有论者由望文生义而落入断章取义,只看到了内循环,却没有看到内外双循环的政策大框架,可说是属于一叶障目造成的疑虑和误解。
——甚至有论者认为内循环和超大规模市场不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没有出口和生产谈不上消费,内循环可能造成内卷化;
——还有声音认为内循环是新的闭关锁国,是对改革开放的否定。
2、内循环为主,不代表只强调内循环
——强调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大循环都重要
——“内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代表国际大循环不是主体且占比会减少。
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内循环,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好政策方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呢?
四、外循环的四种可能冲突路径
1、我方想进口而外方不让我方进口
2、我方想出口而外方不让我方出口
3、外方想从我方进口,我方不愿出口
4、外方想出口给我方,我方不想进口
五、供给与需求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形成
1、“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找到了破解当下复杂严峻形势的切入口。
2、国内大循环的源动力何在,又如何驱动?
3、“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短期经济活动的源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内循环更强调消费和投资。
4、我国的消费这一源动力不足,主因在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又在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过低有关
5、可支配收入过低又与如下两点相关:
——农民资产性收入为零,工资性收入(农民工)又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此外,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在所得有限的情况下,还得为父辈、自己做养老储蓄。这就使得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性收入进一步压缩。
——高房价意味着这些家庭的可支配性收入下降,也意味着,为了一套房,六个家庭的消费就完全成为了纯刚性需求型消费。此外,高房价还会对创业形成挤出,更会对既有产业也有挤出效应——地租过高,导致企业成本高企。而在全球化生产要素成本差异越来越小,国家间在争夺企业、争夺国际产业的今天,成本竞争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高企的房价会让更多企业外迁,这不仅会危机产业链的稳定,更会导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进而反过来又会影响国内消费。问题事实上透照出了解决的路径。
6、“资金、资源和科技创新”等供给侧要素:长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
7、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释放中国经济活力,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8、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些挑战,需要依靠创新力来提升,需要长期调整中国经济结构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固本培元,为10-20年后的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六、全面准确理解“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1、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着力点。
2、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为基础。
4、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更好发挥政府在扩大内需、维护市场中的作用。
5、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七、六脉神剑:深化改革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
1、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
2、以新基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1)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形成万亿级自成体系的数字化平台。
(2)有利于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形成具有颠覆意义的产业互联网。
(3)有助于完善中国创新体系,推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3、疏通部分行业的政策性梗阻,以新需求消纳产能,促进供需平衡。
——钢铁行业。
——汽车行业。
——能源化工行业。
4、多措并举刺激消费、促进就业、提高保障,加快形成纺锤形收入分配格局。
(1)降低个人所得税,刺激个人消费。
(2)稳定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助力保民生保就业。
(3)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4)增加社会事业支出,逐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5、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要合理安排城市群内部结构,形成以超级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多重嵌套、分工协作的新格局;
(2)要按照“大联通、小分布”原则,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策略合理布局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区;
(3)注重以联通高效、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网络降低城市“人流”“物流”的综合成本。
6、深化关键性基础性体制改革,激活社会投资活力,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1)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加快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3)推进物流运输体制改革。
(4)推进内外贸监管一体化。
八、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
1、加快引资补链扩链强链,为全球提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2、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网络。
3、稳步降低关税水平,适度增加进口,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
4、抓住机遇加快FTA谈判,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和制定。
5、以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为依托,拓展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九、以“内循环”促进“双循环”
1、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让世界分享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发展成果
2、优化升级我国产业链布局,提高高科技产业规模占比,以此促进稳定全球产业链,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3、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促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夯实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继续发挥好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4、中国制定了内外循环并举的双循环框架,这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正路,是一个可行的真正办实事谋发展的道路。所有只讲内循环这一端的观点,一定是落于片面性——它绝不排斥对外循环和对外全面开放,这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
十、在“内循环”为主的情况下,不同行业和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代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只会遇到一次这样的变局。几年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对我国这几年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次也不例外。
2、只是供给侧改革不过是为解决国内结构性问题的应对之策,而内循环则是在全球棋盘的落子,其影响必将更为深远。
3、内循环必然造就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洗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挑战与机遇
4、一些传统行业不能再强行施以去产能手段,要创造新的需求
5、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6、新形势下的这一论述不是简单地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脱钩、对我围堵而被动地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
十一、“内循环”为主会如何改变房地产?
1、房地产行业**热衷于关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内循环”给房地产行业生存和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恐怕会远远甚于货币政策、金融闸口、流动性多寡等。
——“内循环”这个概念的提出与未来的构建、落地,是货币、金融、流动性这些事关房地产行业命运攸关的重要因素背后的决定性因素。
3、“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方向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升级与完善,房地产在其中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要理解这个“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方向,首先需要理解以下两个问题:
——外向型经济在中国过去20年经济飞速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外向型经济、制造业出口唱主角的经济格局中,房地产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投资拉动”。
——市场流动性充沛之后,资产市场开始迎来繁荣,而资产市场中**重要的角色,就是房地产。
5、外需——出口经济增长模式中,房地产市场所享受的红利的真正来源所在。
——过去多年,房子之所以好卖,有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努力,但也有大趋势、大风口、大周期的因素在。
——这种模式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家庭资产结构中,房地产所占的比例过大,而在家庭支出中,用于偿还购房按揭贷款,或者买房首付的支出所占比例过大。通俗的讲,在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中,六口人共同负担一套房子的支出,并不是太鲜见的情况。
6、国内消费的提振,对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提到:“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7、一个简单的逻辑在于,如果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其主要收入都用于住房支出,且大部分人仅用于自住房屋,资产升值后也无法变现的情况下,内需市场的消费能力,就会面临被抑制的情况,而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取向的理想环境。
8、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要把房地产价格保持在平稳状态,而不能任由其继续上涨占用更多的家庭财政支出——特别是在今年以来活跃市场流动性,确保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情况下。
9、以此为基点,我们就可以看清房地产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主基调,以及这个行业和市场,在新的国民经济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
10、如果房价波动,或者重回快速上涨的通道,导致消费能力和资金快速向资产市场聚集,那么,势必会影响绝大部分家庭的消费能力,进而影响内需的启动,对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实现,是不利的。
11、如果任由房价上涨,会导致创新、研发和企业经营的成本高企,从而影响到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影响到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与目前的政策大政方针的方向所不符。
12、房地产必须避免所扮演的“反面角色”
13、内循环不需要高房价
14、房地产政策全局性松动的可能性,近期已经基本绝迹,不会存在任何的可能,这是以“全局高度”决定的。
15、货币政策松动、流动性增加带来的红利,惠及房地产的效用,将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状态,尤其是在房地产金融审慎监管制度已经被明确提出的情况下。
16、放弃幻想,苦练本领。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要凭本事吃饭,资产性周期的红利,将会越来越少。
17、“内循环”与“房住不炒”
—在内循环为主的体系下,内需要消化掉外需收缩带来的缺口,必须在结构上优化居民的消费函数,所以要在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和“成本挤出效应”之间做出平衡。这取决于,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理念和地方财政的现实困境之间,能否找到真正得平衡之道,这是观察房价走势的核心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