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训师成长阶段的培育重点
	
		
			| 
					
				 | 
					成长周期
				 | 
					匹配培训
				 | 
					培训对象
				 | 
					成长点
				 | 
		
			| 
					入门
				 | 
					3-9个月
				 | 
					TTT初阶
				 | 
					严格选拔的企业兼职讲师
				 | 
					§ 主动承担企业培训任务
				 
					§ 以专业的形象,热情、流畅的表达,活跃在讲台上
				 | 
		
			| 
					历练
				 | 
					1-3年
				 | 
					TTT进阶课程或工作坊
				 | 
					§ 完成TTT初阶
				 
					§ 活跃授课一线
				 
					§ 亟待提升课程设计水平的兼职讲师
				 | 
					§ 独立开发课程,岗位技能有效复制
				 
					§ 课程主干清晰,易于传承
				 | 
		
			| 
					成长
				 | 
					3-5年
				 | 
					TTT高阶课程或工作坊
				 | 
					§ 完成TTT中阶
				 
					§ 活跃授课一线
				 
					§ 亟待提升授课技巧,凸显培训效果的兼职讲师
				 | 
					§ 课堂张弛有度,内容有料
				 
					§ 营造生动氛围利于学员成长
				 | 
		
			| 
					成熟
				 | 
					5-8年
				 | 
					培训体系搭建项目
				 | 
					§ 完成TTT高阶
				 
					§ 通过企业项目成员选拔标准
				 | 
					§ 产出企业自有培训课程体系
				 | 
	
	
	《TTT进阶之授课技巧实操训练》课程培训时间为三天,针对已经具备丰富授课经验的企业内训师,旨在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深入探讨和练习,让学员能够将课程设计的流程精准展示,深度掌控课堂,鼓舞学习氛围,提升学员参与度,提高培训成效。激发学员为企业绩效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训立足授课技巧的五大技能,遵循PESOS训练原则,以学员实际授课课程为载体,让学员在课堂实践中,掌握教学法的操作细节,彰显课程设计的成果。
	通过三天的培训与评鉴,培训班学员获得6项可衡量的收益:
	
	【课程大纲】
	
		
			| 
					一、教学法先备知识
				 
					1. 培训开场
				 
					1) 讲师介绍&分组活动
				 
					2) 学习需求分享与共识
				 
					3) 课程介绍、学习公约
				 
					4) 成长路径与学习承诺
				 
					2. 课教学成果VS教学方法 
				 
					1) 学习成果金字塔
				 
					2) 教学法概述
				 
					3) 小组课题ASK分析
				 
					4) 教学法初配
				 
					二、教学法研习(上篇)
				 
					1. 认知-基于目标的引导互动
				 
					1) 知行合一EAT
				 
					2) K可用教学法概览
				 
					3) 引问之实做与反馈
				 
					2. 论理-案例研讨
				 
					1) 串场活动1(KSA)
				 
					2) 案例研讨的功用与成查
				 
					3) 案例选择
				 
					4) 案例研讨的操作步骤
				 
					5) 实操与反馈
				 
					3. 感知-影片素材运用
				 
					1) 影片的功用与成果
				 
					2) 影片选择
				 | 
					3) 影片教学的操作步骤
				 
					4) 实操与反馈
				 
					4.  总结与作业
				 
					三、教学法研习(下篇)
				 
					1. 课程回顾消化
				 
					1) 串场活动2与研讨
				 
					2) 第一天学习心得分享
				 
					3) 培训总结提问三层次
				 
					2. 体验-教学活动
				 
					1) 活动应用时机与目的
				 
					2) 活动设计的原则FISH
				 
					3) 活动实施三阶段
				 
					4) 实操与反馈
				 
					3. 学以致用的秘诀-演练
				 
					1) 演练应用时机与目的
				 
					2) 演练教学流程与操作要点
				 
					3) 演练实施示范
				 
					4) 实操与反馈
				 
					四、授课技巧混合实操
				 
					1. 串场活动3
				 
					2. 规则说明
				 
					3. 发表与反馈
				 
					4. 观察与总结
				 
					5. 作业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