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行动学习体验管理之道
	【一】关于行动学习
	1、什么是行动学习?
	2、行动学习目的
	3、为什么要用行动学习的形式学习本课程?
	【二】行动学习体验问题解决之道
	1、什么是问题?
	--问题来源于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2、体验用行动学习法解决问题(☆分组演练)
	--五个问题了解团队角色
	--五个问题发现团队问题
	--五个问题领悟问题解决之道
	3、管理智慧
	--程序性知识诞生记
	--如何洞察性提问
	--体验反思的力量
	--发现执行中的问题
	第二部分:管理者的认知升级
	【一】基本角色认知
	1、何谓管理?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事-财-物”
	2、何谓管理者?
	--自己能干&让别人能干
	3、职业生涯13级台阶(☆案例分析)
	--“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下属的职业生涯”
	4、管理的两大目的:推动成长&解决问题
	--推动成长:团队成长&业绩增长
	--解决问题:解决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5、承认人的差距:所以管理也应因人因事而异
	--情境领导成为必然
	【二】认知升级
	1、认知升级台阶(☆案例分析)
	Ø  第一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Ø  第二阶:知道自己不知道
	Ø  第三阶:知道自己知道
	Ø  第四阶:不知道自己知道
	Ø  延伸:达克效应与认知升级
	2、认知升级背后(☆案例分析)
	Ø  第一层:发现异常现象-你属于80%的平庸者
	Ø  第二层: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已经是20%的优秀者
	Ø  第三层:发现问题解决之道-你已经成为4%的卓越者
	Ø  第四层: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你已经成为不到1%的牛人
	【三】认知升级利器
	1、黄金圈思考--原来目的思考如此简单!
	Ø  为什么黄金圈思考是非凡思考模式?(☆案例分析)
	Ø  为什么非凡思考模式才是极简思考模式?
	Ø  结果导向和目的导向完美结合,就是基层管理者的成长台阶(☆分组演练)
	Ø  从黄金圈到升维版黄金圈
	Ø  从黄金圈思考到黄金圈决策:必须、应该、或许
	2、笛卡尔方法论--原来这才是大道至简
	Ø  为什么遇到问题找不到方法,那是因为没有方法论
	Ø  升维版笛卡尔方法论--原来一切都是闭环(☆案例分析)
	Ø  笛卡尔公式的魔力--让你不再为找不到方法苦恼(☆案例分析)
	Ø  黄金圈思考与笛卡尔方法论结合的无穷威力
	Ø  从笛卡尔方法论到老子方法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Ø  原来方法论就是大道至简!
	第三部分:中国式MTP
	【一】认识团队角色
	1、团队中的2-7-1法则(☆案例分析)
	2、从时间轴看团队的前世今生
	3、什么样的团队是有创造力的团队?
	【二】团队管理的极简框架-情境领导II
	1、情境领导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原理
	2、从情境领导到情境领导II的跨越式发展
	3、打造情境领导力
	1)诊断--下属的准备度如何
	--确定任务的三个阶段
	--衡量下属准备度的两把尺子
	--下属的四种准备度
	--三种类型的下属分析及对待
	2)统驭--情境领导方法
	--领导风格的自我诊断(☆30分钟了解自己的领导风格)
	--两种不同的领导行为
	--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
	--情境领导模型
	3)情境领导六部曲
	4)三次情境领导测试固化情境领导力
	--第二天
	--第二周
	--第二月
	4、从情境领导到权变式领导
	--权变式领导模型
	--玩转权变式领导模型(☆案例分析)
	5、授权-管理者劳而无功的根源!
	--为什么要授权?
	--授权的杠杆
	--授权矩阵
	6、激励-为什么你的团队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离职的另一个真相终于发现了!
	--激励的X因素-掌握人性的激励
	--3R激励模型
	--GROW激励模型
	★“知行合一”之道:
	1)先给我的下属号号脉?
	2)我所有下属的能力和意愿矩阵形成了!
	3)事上练--3秒钟,3步骤,任务布置有套路!
	4)知行合一--太棒了!我也可以玩转价值连城的领导风格了!
	【三】团队管理的心法-猴子管理法则
	1、管理者的第一个入门工具--猴子管理理论(☆案例分析)
	--什么是猴子?
	--“解决问题”&“喂养猴子”
	2、团队智慧的产生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猴子”与“皮球”
	3、猴子管理法则与贝尔宾团队角色的融合
	★“知行合一”之道:
	1)我眼中和下属眼中最看重的工作价值为什么不一样?
	2)我最近一次接管下属的猴子是什么时候?
	3)我什么时候将自己的猴子交给了上司?
	4)事上练--“领导,我们有一个问题”/“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6)知行合一--OK!终于有时间喝喝咖啡了!
	【四】团队管理的技法-三阶沟通模型
	1、1阶沟通-信息层面的沟通
	1)事实判断
	2)逻辑判断
	3)价值判断
	★“知行合一”之道:
	1)分享《洞穴人的影子》--推论阶梯给我们的启发
	2)为什么说心智偏爱和心智归因是沟通的最大障碍?
	3)事上练
	2、2阶沟通-情绪层面的沟通
	1)处理自身情绪
	Ø
	认识情绪-霍金斯情绪量表
	Ø
	情绪危害-费斯汀格法则
	Ø
	处理情绪-情绪ABCDE模式(☆分组演练)
	2)缓解对方情绪-阿德勒DESC模型促进沟通(☆分组演练)
	Ø
	第一步,描述(D):准确客观描述实际情况(摆事实);
	Ø
	第二步,评估((E):说出这件事给你的感受以及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感同身受);
	Ø
	第三步,解决(S):由你提出解决办法,或与对方商讨解决办法(提出建议);
	Ø
	第四步,继续(C):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发?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建设性)
	3)共情模型-团队沟通的最高境界(☆案例分析)
	Ø
	聆听
	Ø
	复述
	Ø
	认同
	3、3阶沟通-爱(良知)层面的沟通
	1)打开沟通之窗:
	“约哈视窗”的终极解读--送给你一个与人会谈的利器!
	妙用“约哈视窗”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让我们体验信任的力量有多大!
	2)信任公式:
	进入我们的心流区,沟通将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让我们体验信任的力量有多大!
	3)同理心沟通:
	同理心是沟通的灵魂
	将“你听明白了吗?”改为“请问,我讲清楚了吗?”
	将“你怎么这么没礼貌!”改为“您用这样的方式沟通,我很伤心”
	将“A……”改为“B……”(开源模式)
	4)进入心流(flow)区:
	进入我们的心流区,沟通将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知行合一”之道:
	1)  
	我真的感知到“心流”了吗?
	2)  
	如何改善我的技巧水平?
	3)  
	如何提高我的挑战水平?
	4)  
	我如何帮别人也进入“心流区”?
	5)  
	先从部门内部营造心流式沟通吧!
	6)  
	事上练
	第四部分:管理者心法进阶
	【一】中国管理之道
	1、儒家经典中的管理之道
	Ø  絜矩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Ø  忠恕之道: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Ø  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Ø  经权之道:“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仁必知经,智必知权”
	2、道家经典中的管理之道
	Ø  管理者成功之道-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
	Ø
	职场进退之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第28章)
	Ø  团队成长之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第41章)
	Ø  管理方法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
	Ø
	管理相对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0章)
	Ø
	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3章)
	Ø  修为之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48章)
	【二】领悟中国管理之道
	1、大道至简
	2、认知升级
	总结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一】为什么要“知行合一”
	1、从“道”到“道德”,再到“中国为学之道”,无不崇尚“知行合一”
	《道德经》第41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知行合一才是上等资质之人)
	《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以致用才有意义)
	2、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二】如何“知行合一”
	1、事上练: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2、21天知行合一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