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培训是企业的管理职能,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松下幸之助说: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教育是现代经济下企业发展的杀手锏。而承担这个重要职责是企业内训师,他们通过传播文化、传承经验、技能教授等,致力于员工的培养和组织绩效的提升。他们几乎都是兼职,有优秀的业务经验。但真正面对讲台,他们仍有诸多挑战:
	肚子里有货,但倒不出来,更谈不上精彩呈现;
	能够滔滔不绝的讲,但学员觉得枯燥乏味,更谈不上课后转化;
	不能掌控全场,遇到挑战者不知道如何处理;
	不会组织互动,没有系统的技巧和方法;
	本训练营的目的,旨在帮助兼职培训师,学习系统的授课技巧,掌握优秀培训师的底层逻辑。通过演练结合的方式,能够灵活运用,让课堂呈现更有吸引力,从而在培训现场有所转化。
	【课程收益】
	了解内训师的能力模型
	掌握一个优秀培训师的几大底层逻辑
	掌握并运用常见的互动技巧
	学会并能够运用不同课程的讲授方法
	【课程对象】兼职讲师、初阶培训师
	【授课方式】线上互动讲授、线下实践练习,包含案例教学、教练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演练、实践任务
	【课程特色】
	有料:融入了TTT、心理学、教练技术等多门学科精华,更有14年实战培训经验的总结
	有趣: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视频 游戏 案例研讨 现场演练等),让学员深度参与
	有用:学中练,现场给予点评反馈,一天结束,能够看得到学员的转化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模块一  暖场技术及培训师的能力要求
	1. 暖场的目的
	2. 暖场环节我们容易犯的错
	3. 暖场的常见方法
	4. 内训师的能力模型
	解决痛点:
	开场不顺,步步不顺,后面想扭转也是有心无力?
	不知道培训师的身份价值,授课是一种任务存在?
	不清楚一名内训师所需的能力,没有努力的方向?
	理论基础:橄榄核定律/以学员为中心
	案例故事:一个培训师的抱怨
	实践作业:利用暖场常见方法,设计一场20分钟的暖场活动
	模块二  优秀培训师必须要掌握的三大底层逻辑
	1. 成人学习原理
	2. 记忆遗忘曲线
	3. 成人学习记忆金字塔
	4. 三脑原理
	解决痛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没有掌握背后的门道,只会东施效颦?
	因为不会门道,所以不会设计在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活动?
	课程形式刻板,课程内容死板,讲师讲得呆板?
	理论基础:成人学习原理/三脑原理/记忆金字塔
	案例故事:一场开始就能预见结局的培训课程
	实践作业:根据以上几大理论,找出在培训过程中的运用场景。
	模块三  常见的培训生动技巧及控场技巧
	1. 优秀与平凡的差别
	2. 六大生动技巧
	3. 控人、控场、控时技巧
	解决痛点:
	同样的材料,别人讲得生动,我却讲得很干巴?
	没有模型和结构,学员听得云里雾里?
	培训超时、遇到挑战学员不知道怎么办?
	理论基础:金字塔结构、大脑处理信息的偏好
	案例故事:Nick如何转化了课程上织毛衣的学员
	实践作业:回想一下你见证过的挑战学员(你的课堂或他人课堂均可),写出转化步骤。
	模块四  常见的培训互动技巧
	1. 视觉互动技巧
	2. 听觉互动技巧
	3. 触觉互动技巧
	解决痛点:
	课程干巴,一言堂,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互动?
	没有系统研究,各种互动方式滥用?
	互动学员很开心,可不知如何回归正题?
	理论基础: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赤瑞特拉
	案例故事:一次热闹的培训
	实践作业:根据三觉技巧,重新设计你课程中的互动部分。
	模块五 基于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方法(上)
	1. 知识类课程怎么讲更牢固
	(实物展示、前后对比、理论升华、PK竞赛与考试)
	2. 技能类课程怎么讲快掌握
	(切入痛点、对比展示、讲师示范、小组演练、汇报展示)
	解决痛点:
	知识类课程就是枯燥的代名词,学员反馈还不如自己看资料?
	技能类课程课堂上玩儿很嗨,可学员就是没学会?
	一个模版,一种讲法走天下?
	理论基础:柯氏四级评估/成人学习特点
	案例故事:专业的老师VS受欢迎的老师
	实践作业:根据以上方法,设计出最近要讲的一门知识性/技能性课程流程。
	模块六  基于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方法(下)
	4. 态度类课程怎么讲有触动
	(营造氛围、全方位体验活动、分享与升华FFTC)
	5. 经验分享怎么讲更生动
	(吸引性、真实性、演绎性、可复制性)
	6. 企业文化怎么讲不生硬
	(树立典型、讲好故事、团队共创)
	解决痛点:
	态度类课程好难,要么引经据典,要么制度压人,就是走不进学员的心?
	经验分享纯属自嗨,老师讲得好,可唯我所用的部分有多少?
	企业文化就是墙壁标语的宣达,学员无法了解企业丰满的过去?
	理论基础:柯氏四级评估、成人学习理论
	案例故事:一堂企业文化课我们玩儿出了精彩
	实践作业:根据以上方法,设计出最近要讲的以上任意一门课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