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管理 > 企业战略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唐建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唐建光 / 培训师职业训练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北京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一  “儒释道”理论介绍 (120分钟)


课程目标1:分别了解儒学、佛学、道学主要思想,熟悉知名案例。

培训方法1:讲授、案例、影视、有奖提问


(一)治国之儒家

1仁爱

2中庸. 

3气节

课程目标1.1:**阐述“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重点介绍儒家“民贵君轻、三纲五常” 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舍生取义、先天下忧” 道德观;“和合、中庸”的社会价值观。


(二)养生之道家

1“无为而治”

2“以弱胜强”

3善下

课程目标1.2:**阐述“道法自然、”为核心的道家思想,重点介绍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以弱胜强、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虚极静笃、心斋坐望”的养生技巧。


(三)修性之佛家(中道观与不二法门)

1基本教义

(1) “苦”及诠释(8苦与贪、嗔、痴;3毒;戒、定、慧)

(2) “空”及诠释(过、生、住、异、灭“无常”;色、爱、想、行、识“无我”)

2信仰层次

(1) 他力信仰(祈佛保佑,救难)

(2) 自力信仰(佛由心生;命由自创)

3理论基础

(1)因果论

(2)实相论

(3)唯识论

(4)唯心论

课程目标1.3:**阐述 “积德行善”为核心的佛家思想,重点介绍“命由己定、法由心生”的人生观,“本相无相、唯识所相”的认识论,“以弱胜强、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虚极静笃、心斋坐望”的养生技巧。


二 现代管理思想36项理论选介(40分钟)


课程目标2:浏览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管理理论,重点介绍“泰勒的科学管理”等6种管理思想,使学员了解现代管理发展趋势。

培训方法2:讲授、游戏、影视、有奖竞答

重点介绍以下


(一)现代管理思想摘要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2、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4、戴尔的比较管理经验

5、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

6、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

课程目标2.1:了解以上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现代管理思想特征

1、严格过程控制

2、人本管理趋势

3、强调社会责任

课程目标2.2:**学习以上管理理论,总结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


三、东“道”西“器”的融合(60分钟)

课程目标3:分别了解东西方哲学终极命题,明确两者共同点和融合趋势。

培训方法3:讲授、游戏、影视、有奖竞答


(一)儒释道三教交汇点

1儒家的仁爱泛爱、中庸和合

2道家的天人和谐、道法自然

3释家的向善轮回、境由心生


课程目标3.1:**阐述东方“重天”的文化传统,重点提炼出“儒释道”共同提倡的“为善、法上、善为”的人生观;“修出世心与做入世事”统一的认识论;“尊崇群体、天人合一、以弱胜强、自强不息”的方法论


(二)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汇点

1西方的人本主义与东方的仁爱思想

2西方的西方的尊重科学与东方的遵循天序

3西方的发展理论与东方的天人合一

课程目标3.2:**分析西方“重我”的文化传统,重点寻求东西方文化中“仁爱”与“人本”的统一;寻求东西方文化中“崇尚生命、尊崇个性、崇尚科技”与“强调责任、强调共性、追求和谐”的差异点,在现代社会的统一。


四  传统元素的现代开掘(讲座课300分钟;训练课600分钟)


课程目标4:应用儒学、佛学、道学的主要思想,参照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对团队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和实践。

培训方法4:讲授、团队游戏、影视、有奖竞答、情景训练、小组讨论

(一)“仁”与“企业愿景”

1三级愿景的描绘

2高效团队的24种特征

3《团队建设自测表》


课程目标4.1:了解彼得·圣吉“共同愿景理论”,并能运用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模,构建“团队、班组、个人”三级愿景,为企业发展提供创建方向。

(二)“义”与职业品格塑造

1生理成熟度训练

(1) 兴奋与抑制强度、均衡性、灵活性测量

(2) 生理成熟度的两个测试点介绍

(3) 测量工具的使用

2心理成熟度训练

(1) 心智调节

(2) 自我超越

(3) 认知全面

3社会成熟度训练

(1) 人与环境的和谐

(2) 人与人的和谐

(3) 人与心灵的和谐

4职业成熟度训练

——主要内容见课程目标9

课程目标4.2:了解管理者“四个成熟度”的内容,合格标准,自我测量方法,开拓性提升管理经营者人文素养,为企业建设中注入“榜样”力量(非管理人员班省略该部分)。


(三)“礼”与“质量控制程序”

1岗位分析——保证写我所做

2职责义务——保证做我所写

3编制工具——保证写之质量

课程目标4.3:了解 “岗位职责控制程序、岗位(职务)标准、岗位工具”知识,并能根据“工艺化、标准化、工具化”的现代质量管理要求,指导“三化”设计,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四)“和合”与“人和”

1职业忠诚——“罗文精神”与“潜在性岗位职责”解析

2合作双赢——赞扬、理解、关爱、存异、授权等技巧

3沟通技巧——礼仪、行为、目光、手势、动作、脚向、位置、距离

课程目标4.4:了解“创一流企业,做卓越员工“的基本职业要求,学习团队合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训练掌握常用沟通技巧,减少人际摩擦,提高和谐度。



上一篇: 大数据与流程绩效管理 下一篇:项目治理:企业级项目化运营管理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