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技能 > 领导力 > 卓越领导力与组织心智提升

季佩枫

卓越领导力与组织心智提升

季佩枫 / 销售管理职业讲师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南京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1、后工业时代的组织竞争表现出更加活跃的变革形态;

2、组织心智、团队心力、企业创新力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因素;

3、管理对象与团队成员的思维与能力进化与传统管理方式形成冲突;

4、组织与个体的关系从简单的雇佣走向彼此合作及相互成就;

课程收益:

   1、了解并掌握卓越领导者的工作意识、基础原理及核心方法;

2、提升领导力实现的多元化思维及实践化路径;

3、帮助企业组织中管理者实现价值**大化、前瞻化与复制化;

4、有效降低管理工作成本,从长远角度减轻管理者重复行为压力,实现提升管理效能、提高下属绩效的目标。

课程纲要:

一、关于背景和认知的对话

1、组织发展变革的社会化背景

2、电力企业的战略创新、生产进化与管理现状之间的融合与冲突

3、对于管理本质的基础认知:**强弱的博弈**终实现 “影响”与“控制”

二、关于赋能:何为赋能?因何赋能?赋何能?如何赋能?

1、**便利的工具、高效的学习、具体的方法、开放的文化让每一个个体将领导、专家或优秀成员的知识和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绩效行为,提升组织绩效表现;

赋能的类别:技能复制(表层路径赋能)、目标驱动(核心驱动赋能)与心智成长(底层路径赋能)

2、个体素能模型与未来比例趋势

3、充分了解与理解衍生能力与基础能力

三、跨维之道:升维思考、降维执行,认知系统化、决策前瞻性、思维模型化;

四、管理之“法”:——领导力的四个价值层次

1、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透过管理、激励与赋能实现规模、绩效、成本等刚性可见模块的改善

2、强化组织存在的意义——使命、愿景、价值观、团队文化等软性模块

3、提前应对可能的问题——前瞻思维与科学决策

4、培养明天所需的人才——人才发展与组织经验萃取

五、赋能的前提:

1、团队成员的认知层次策略及成长需求逻辑;

利用认知偏差效应(邓宁克鲁格曲线)进行赋能效率提升

2、领导者的元认知提升与心智资本建构

3、科学的绩效管理与组织经验萃取

六、赋能的方法与路径:

1、传统型赋能、指导式赋能、授权式赋能、教练式赋能的区别与应用情境

2、操作性任务、人际性任务、思维性任务的赋能方法

3、成为成就他人的领导者:符合人类心理与成长原理的赋能型成长路径

七、心力红利:企业需求、个体能力与组织心智

1、零基础走近心智:心智自检问题

同样的事情和结果,我们是不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情绪?

同样的信息和资源,我们是不是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动?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个体的差异?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影响结果?是什么在决定思维?

如果学习仅仅停留于表层行为层面,会有什么问题?

心智模式是决定我们每一个人、组织甚至民族、国家理性内在不同的主要因素。

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往往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产生不同的思考结果并作出完全不同的决策

2、个人心智、组织心智与社会心智各自的作用与影响

2.1 个人心智主要影响自我体验及亲密关系;

2.2 企业家或管理者的个人心智会影响组织心智,并在管理过程中持续作用于组织;

2.3 组织心智直接决定和持续影响组织战斗力,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2.4 社会心智是**为复杂和庞大的体系,以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反映出来;

2.5 所有心智都是不健全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持续成长的。

3、心智的缘起与基本定义

3.1心智的概念源于认知心理学研究

3.2心智模式是我们对一件事、一个情况、一个活动或一个概念的看法和视角,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假设,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我们的行为方式。——《第5项修炼》作者 彼得·圣吉

3.3心智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认知框架,是一种思维定势,它如同一个“过滤镜”,会影响你我所“看见”的事物。

3.4心智模式是一种客观的心理存在,它影响着人们观察,思考,决策和行动。每个人按照既有的心智模式去看待事物,沿着这样的思路很可能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3.5 心智模式的路径主要有:形成、强化、改善

3.5.1“见-解-思-行”的循环(简称OADI循环)

3.5.2 冰山理论与反省思维

4、心智的基础特点:

• 每个个体和群体都具有心智模式,具有普遍性;

• 心智模式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一张隐藏的心灵地图,极少有人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 过去的体验、经历,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这些来源决定了心智模式;

• 一部分根深蒂固的个人心智模式起源于我们的童年、组织心智模式源于我们的基因;

• 心智模式让我们将自己的假设和推论视为事实,你看到、听到的、想到的其实都是你以为的,但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假设不等于事实;

•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相关结论,并指导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并不断强化。在组织心智中你可以从部门壁垒的起源与强化现象来尝试进行解析;

• 任何心智模式都是不完整的,需要持续完善和优化;

• 心智模式会比其有用性和现实性更加长寿;

• 心智是可以尝试量化、模型化和被评估的,是可以**一些科学、显性的方法来改善;

三、个人心智与组织心智模块

1、个人成就关键因素模型

2、个人心智改善的具体做法:

1.自我觉察(一日三省)

2.开放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三人行必有我师)

3.改变环境(孟母三迁)

4.反复练习(学习专业资讯,练习建立系统模型并有意识进行觉察、反思、实践、比对)

4、组织成就与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

  4.1基因特质(相对静态):行业属性、组织结构、领导者特质、团队文化

  4.2内部能力(相对动态):组织心智、营销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核心人才复制能力

  4.3外部因素(绝对动态):技术趋势、政治因素、竞争格局、公共资源

  5、新时期背景下的组织心智认知及优化步骤“

5.1用组织心智能力来抵御个体能力风险;

5.2企业组织实现突破,**重塑心智模式,这比直接干预行为改变效率要高;

5.3为什么需要重塑心智模式,是因为组织面临强个体、不确定性和新进化状态;

5.4进行心智模式学习,转变员工心智模式可以全面稳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5组织心智优化的工作模型及内核逻辑:

5.1觉察——培育开放的领导

5.2学习——开展多元的学习

5.3检验——促进创新的实践

5.4改善——建立开放的机制

5.5植入——形成灵活的文化

四、组织心智优化实践模块

1、管理团队心智与组织心智的相对关系:

1.1管理者个体心智模式,由于个人的文化层次、认知水平、个性心理及社会经历的不同,具有复杂的特性;

1.2管理团体的心智模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组织文化背景下,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差异;

1.3管理者个体不断发现并认识到自身不良心智模式,是提高与组织心智的重要前提;

2、管理者个体的常见不良心智模式:

2.1管即官,我说了他就应该听,**起码不应当面顶撞。

2.2这事有风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稳定平安**要紧。

2.3有才难用不如不用。

2.4你好我好大家好,争来争去伤和气。

2.5年轻人懂得什么,纸上谈兵。

3、管理团队的常见不良心智模式:

3.1把管理群体所作出的假设合理化,当遇到与已有的假设冲突的意见时,总是有限维护这种假设;

3.2对独出心裁或怀疑群体观点的人,群体往往在心理上排斥并对他施加压力;

3.3由于管理团体过去形成的某种氛围,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为了尽力避免与群体观点的不一致,往往保持沉默,或者有意减少自己与群体观点的分歧;

3.4好象存在一种无疑义错觉,如果某个人保持沉默,大家往往认为他表示赞同,缺席者也就被看成是赞成的。

四、有效的组织心智优化工作法:

4.1建立并形成自省与反思的机制、习惯与文化

4.2破除学习误区,建立合理的学习体系,打造学习型组织

4.3打破岗位固化,营造与合理更换新环境,促进换位思维的发生

4.4应用情景规划,进行动态任务模拟,提供升维思考任务

4.5管理者学习并常态应用深度会谈和相互探寻工作方法

4.5.1 “深度会谈“不是探究真相,而是建立共同意义。需要摒弃成见,悉心倾听。

4.5.2深度会谈是改善心智模式的核心方法之一,也是激发集体智慧的重要手段。

4.5.3“相互探询”的工作方法与实践准则

4.6充分共识,全员持续“修炼”。

不断**新视角去获得和解读新资料,而新资料是生成新的心智模式的必备原材料。

改善心智模式的各种方法从本质上讲都是自我持续“修炼”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且学习也贯穿于改善心智模式的全过程之中,并相互作用。


上一篇: 心智领导力 下一篇:组织行为学与多元领导力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