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行业和企业深度分化、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叠加风险凸显;产能过剩持续蔓延且程度加重,企业效益持续下滑,逃废债行为抬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连续多个季度上升,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巨大。
造成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一是信贷队伍中年轻人多、从业年龄短,风险防控经验少;二是信贷业务骨干大部分未经历过一个过完整的信贷周期,缺乏全流程管理和资产保全的经验和方法;三是一些规模偏小、改制时间较短的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力量和机构设置不全,不良资产管理缺乏经验,形成了信贷不良资产边清边冒的困局。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结构性分析和典型案例的讨论和研习,帮助参训人员厘清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方法,使整个授信条线力争做到:守住风险底线,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化解,对潜在和现实风险的管控早于风险实质形成,有效控制最终损失;积极做好不良贷款的转化和清收工作,加快结构调整,保障银行信贷业务的绩效发展。
课程目标
通过对信贷业务基本原则和尽职要求学习,掌握授信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客户准入的标准和风险识别能力;
通过对授信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管理要点的分析,提高信贷条线人员对新常态下贷款“三查”工作新特点、新要求的认识,促进信贷业务风险全流程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有效的贯彻;
对典型案例解剖,促进和提高从业人员对信贷业务法律规定的理解,降低信贷业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通过清收案例的分享,帮助参训者掌握清收的基本方法,提高清收工作的成功率。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要点:
一、概述当前中国金融机构运行环境和状况
二、客户经理制
三、贷前调查——客户非财务因素风险识别
四、贷前调查——财务因素的风险识别
五、贷前调查——担保风险识别与控制(结合案例学习《担保法》有关条款)
六、贷时要求——风险评估与决策
七、贷后管理——内容、要求及案例分享
八、职业操守(案例分析)
案例:多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