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智慧 > 传统文化 > 银行不良贷款清收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课程大纲】
**部分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一、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特点——为什么要保护金融消费者?
二、金融消保法律适用体系构成——《民法典》、《消保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简称5号令》)、银保监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简称9号令》)
三、金融消费者享有的八大权利——列出不展开讲(如有需要也可展开,看学员需求)
第二部分 不良清收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催收管理不到位 某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被银保监会通报——车贷金额存在异议、贷款息费过高、暴力催收
案例分析:" 暴力催收 " 致人妻离子散
案例分析:某银行催收公告曝光个人信息
案例分析:极其恶劣!某银行暴力催收频频发生
案例分析:银行外包催收业务管控不当导致被投诉
案例分析:按约定代偿百万余元,却被要求再还10万元,某银行被投诉
案例分析:手机来电催收儿子欠款,父亲起诉银行侵犯隐私
案例分析:妻子刚去世丈夫就被催收公司电话讨债 银行被指涉嫌泄露客户隐私
案例分析:催收欠款曝光个人信息,银行涉嫌侵权
第三部分 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及风险防范
一、金融消费者维权的方式——投诉是首选,舆情相伴随
1、直接向银行投诉,协商和解。
2、申请第三方机构调解。
3、向监管部门投诉,同时媒体曝光
4、诉讼或仲裁。
案例分析:银行催收遭投诉 公正调处解纷争——消保中心金融消费纠纷调处案例
二、选用不同维权方式的原则——**简原则和递进原则
案例分析:
三、银行业消费者投诉的总体形势
四、消费者投诉维权方式的“变异”——非法代理投诉维权
(一)什么是非法代理投诉维权?
案例分析:
(二)非法代理投诉维权现象的成因
1、消费者正常的投诉未得到合理的解决
2、消费者谋求得到更多的不正当利益
3、非法代理机构和人员的推波助澜
案例分析:
(三)非法代理维权“陷阱”的套路和案例分析
1、利用冒充身份和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投诉。
2、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投诉”费用,收集消费者信息。
3、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怂恿或替代消费者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
4、切断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
案例分析:
五、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应对策略
(一)重视消费者的维权诉求,合理高效解决消费者投诉问题——依法依规
1、《民法典》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
5、银保监会监管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二)准确识别非法代理投诉维权
(三)对消费者加大宣教力度,加以劝阻——讲明风险利害
1、谋取不正当利益与非法代理维权已涉嫌违法或犯罪
2、消费者的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
3、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4、合理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多了解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减少投诉。
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 银行业消保信访工作要求——《信访工作条例》解读
一、《条例》的宗旨和意义
二、列明信访工作的5项原则
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四、列明对信访人的要求
五、信访事项的办理
六、信访工作的监督和追责
案例分析:
注:以上内容为正课内容,在案例剖析中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加入与之关联的法律知识和实践内容,内容可根据需求调整。
我要预约
《银行不良贷款清收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有35家企业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