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问题答疑】
一、企业人员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典型问题
01、企业的管理制度已很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折扣很多,得不到持续执行;
02、对公司不满意,不提合理化建议,要么搞负面言辞,要么消极怠工;
03、企业大小事情都要领导亲自把关,领导离开几天总怕出乱子,出纰漏。
04、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低下,或跳槽或兼职,甚至在客户处搞暗箱操作;
05、公司出费培养某些重点员工,回来后却不能如前所愿发挥应有的价值;
06、员工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心态上不愿挑战更高的绩效目标;
07、员工工作过程中不注重细节、马马虎虎,爱找理由和借口;
08、员工考虑问题缺乏高度,导致企业说一点做一点,主动性差;
09、部门间协调不力、互相扯皮、官僚作风,公司运作效率低;
10、员工缺乏敬业精神,导致企业政策执行、市场应变缓慢;
11、员工打工心态严重,本职内做不好,本职外不去想;
12、有的员工技能高心态低,经常需要沟通,成为“鸡肋”;
13、员工只关注个人不关注团队,舍大家保小我;
14、员工喜欢发牢骚却不愿意去自我改善;
15、员工职业责任感低,对客户服务态度差;
16、公司中层凝聚力低,各自为政、互相猜疑;
诸如此类,这么多的问题,是否您的企业里面也存在?是否您也为此改善做了很多尝试性的努力?是否这些问题正在浪费您大多数的管理成本?是否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进步的障碍?
二、面对上述问题企业的一般举措
1、严格制度:问题出现后马上亡羊补牢,或者一早就准备好一套规范、缜密的制度,如此之举的原因是“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制度非常有必要,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若没有与制度配套的人(执行者和被执行者),制度的价值就会折扣许多!
2、强化考核:把已有考核规程再度细化或原来模糊的条款明朗化,使考核力度加大或更具有吸引力,本想贯彻“多劳多得”之原则,本想“末位淘汰”,结果疗效甚微。
3、做做思想工作:鼓励先进分子再接再励倒也奏效,难在有些后进分子,先是沟通一次好一次,再后来一次不如一次,能力高态度差的成了“鸡肋”。
4、引进管理人才:总认为人才永远在公司外面,于是花费高薪去聘人才,结果发现在别处还是人才,来到这里却变得“才疏学浅”。
5、搞搞培训:请名家,花高价钱买大量已经知道的知识;找权威,焦点不是放在“听”权威讲了什么,而是“看”权威能讲什么。钱是花了,但心愿未了。很多培训听起来“搞笑”,做起来“无效”, 针对性差。
三、设计原理:
《企业核能》运用教练技术作为训练手段,**改善被教练者内心的“对话模式”来发挥个人潜能和提升组织效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使被教练者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更多可能性。利用教练技术,可以反映被教练者的心态,使被教练者洞察自己,理清自己的现状和情绪,并就其表现给于直接的回应,引发被教练者愿意调整心态,愿意选择一种负责任的心态,将焦点集中于自己身上——我还有什么可能性?这件事与我有什么关系?让被教练者看到自己在一个系统中的作用,看到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看到问题与自己的联系。
1、企业课程收益
·提升企业管理层整体素质,发掘团队潜能,提升企业绩效。
·帮助企业提升面对急速变化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和调适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思维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观、企业语言。
·培养企业中坚力量,使企业领导者投身到更具发展性的事务中。
·能够在企业中建立开放、责任的企业教练文化
2、学员课程收益
·解除打工心态的束缚,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增强,抱怨减少。
·减低员工的坐、等、靠心态,激发员工潜能,更愿意创造和发展。
·提升企业内部个体间、部门间的沟通效率、提升执行力度。
·提升员工的自我管控能力、感恩心态、共赢思维。
·驱除员工和上司的对抗心态,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
·提升员工行动的有效性和计划性
·提升员工愿意为事情100%负责任的心态和能力
四、权威显示:
1999年,欧洲教练会议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所有运用教练技术的公司,其中77%的主管认为,采取有系统的教练能减低员工流失率及改善整体表现。
100
80
60
40
20
未经培训 经过常规培训 经过教练技术培训
五、培训短评:
非常这次内训,非常感谢王教练为我公司所做的一切!在这两天的体验中,我体验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承担;我体验到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友情;我体验到了什么是竞争、什么是竞善;我体验到了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合作;我体验到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不放弃;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我、什么是我们;我体验到了什么是细节、什么是粗心;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愧疚的泪水、什么是感恩的泪水;我还体验到...... **这次内训,拉近了我与同事们的距离,增加了我对团队的责任意识,增进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信任。
-----圣仑集团羊绒公司副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