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课程背景
	华为公司从1987年的2万元起家,在连续的30多年时间中,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发展到今天成为年收入超9000亿人民币的全球性创新型领先企业,以致于因其绝对超越全球行业的创新领先引来美国及其部分盟友的全球打压;即使是在今天员工总数已经接近20万,以狼性闻名的华为人仍然保持极强的活力和战斗力,推动公司创造一个个新的辉煌。
	华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华为持续高速增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有哪些理念和制度的创新值得业界学习借鉴?众多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在学习华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特点打造自我永不停息的增长引擎?本课程试图给出可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解读。
	n  企业发展中常见问题
	1.      企业增长乏力,亟需创新方向的牵引和激活;
	2.      高管团队缺乏和老板同步的危机意识;
	3.      企业不大,患上“大企业病”,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状况;部门墙,本位主义,推诿扯皮现象多发;
	4.      企业”老功臣“变成企业持续发展的阻力;
	5.      销售业务拓展团队狼性不足;非销售团队缺乏结果导向;
	6.      企业团队”胜可举杯相庆,败则相互指责“;
	n  课程内容简介
	“熵”是物理学概念,华为任正非把其从自然科学的范畴引入到社会科学企业管理的领域中来,变成诠释华为保持活力增长的一种哲学。华为大学编著的《熵减:华为活力之源》一书提到:熵减,是目前为止华为发展之道最不为人知的一个视角。几乎可以这么说:弄懂了华为如何熵减,就近乎于拿到了华为兴旺发展的密码。本次课程中,将就“什么是熵减?华为如何做到熵减?我们从华为熵减学到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等不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分享。
	n  针对人群
	企业创始人、核心管理团队
	n  课时
	0.5~1天(3~6小时标准课时)
	n  课程大纲
	1.   华为发展之道不为人知的一个视角:熵减
	2.   什么是熵减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
	薛定谔论熵减
	耗散结构
	3、华为熵减之道
	任正非论熵减
	彼得定律/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
	3.1熵减第一个就是坚持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是内在的自我激活
	制度保障自我批判的推动落实
	华为自我批判的实践
	自我批判成为华为核心价值观
	3.2人力资源制度保障熵减
	激励考核制度
	战略预备队
	轮岗制度
	3.3吐故纳新实现熵减
	开放: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要充满活力
	4、我们从华为熵减学到什么?
	灰度哲学的精髓是洞察现实的不确定性
	领导者的自我激活是核心
	学“去懈怠”
	高层要砍掉手脚,中层要砍掉屁股,基层要砍掉脑袋
	学“激活”,制造负熵因子激活组织
	哪些是负熵因子
	5、我们可以怎么做?
	《第五项修炼》U型理论解读
	U型理论演练:洞察企业存在的懈怠
	转变认知:
	悬挂/转化/放得下
	转变自我:拿得起
	转变行为:直觉决断/行动及调整/形成制度
	“承诺管理”结果导向激活业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