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正加速迈进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物联网、大数据、5G、区块链、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形成了数字时代的支点模型,这些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产业智能化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新兴技术,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本课程《数据赋能产业智能化变革》应运而生,旨在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新兴科技如何赋能产业数字化,掌握数据驱动的方法论,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课程收益】
1、理解数字时代的支点模型:学员将深入了解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在数字时代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支撑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支点模型。
2、握数据驱动的方法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掌握数据采集、整理、建模、智能决策等关键环节,学会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进而转化为生产力。
3、了解数据要素的价值:学员将认识到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理解数据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数据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
4、提升产业智能化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学员将了解如何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实现AI生万物、万物皆智能,以及产业数字化的路径和方法。
5、洞察大模型能力与行业赋能:学员将了解大模型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政务、教育、文旅、工业等行业中的应用,掌握大模型如何赋能行业智能化,推动产业升级。
6、把握智算竞争格局与市场趋势:学员将了解智算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以及智算中心运营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核心员工
【课程大纲】
模块一:数字时代的支点模型
一、数字时代的新兴科技
I: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感知系统
D:大数据(Big Data)五脏六腑
G:5G 神经系统
B:区块链(Block Chain)基因
C:云计算(Cloud)脊骨骨架
E: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A: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脑中枢
T:终端(Terminal)四肢
S:安全(Safe)免疫系统。
二、新型数字科技与产业的关系
1、数字科技是支点还是杠杆?
2、支点模型
3、用支点模型解读数据分析
三、新兴技术如何赋能产业数字化
1、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2、基于新兴科技的数字经济
3、数据驱动?
Ø 数据驱动的服务对象覆盖各层级管理决策人员;
Ø 以需求动机作为人机协同数据驱动的传导链条;
Ø 找到高价值的应用场景是数据驱动的前提和核心;
Ø 构建自动优化的AI模型和业务模型;
Ø 夯实海量实时多维共享的数据基础。
4、数据驱动如何实现?
Ø 数据采集
Ø 数据整理
Ø 数据建模
Ø 智能决策
Ø 指挥执行
Ø 反馈改进
四、数据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
1、从数据到信息
2、从信息到知识
3、从知识到生产力
模块二、数据驱动的的产业智能化
一、把数据做为第五要素带来的变革
1、数据要素能够促进规模报酬递增:数据能够打破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形成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发展模式。
2、数据要素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借助高性能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将数据科学和计算智能有效结合,利用AI技术学习、模拟、预测和优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更精准快捷地解决许多科研问题,加快推动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
3、数据要素能够推动产业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方面,促使产业在生产模式、组织形态和价值分配领域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催生新产业、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4、数据要素能够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通过对数据要素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可以降低信息交互偏差和要素交易成本,推动创新要素流向高生产效率、高边际产出的企业和行业,打通“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从而实现要素高效配置。
5、数据要素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作用于不同主体,与不同要素结合,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倍增效应,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通过数据的协同、复用、融合,能够优化知识、技术、工艺,进而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数据要素X
1、定义
2、互联网 与数据要素×
3、“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4、数据要素X的价值
三、数据价值与分析决策
1、数据的价值
2、一切技术创新史都是数据史
3、数据交易与数据资产入表
四、数据驱动的的产业智能化
1、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工业互联到产业互联)
2、AI生万物、万物皆智能
3、产业数字化路径
Ø 数字化
Ø 智能化
Ø 数字孪生
Ø 数字原生
Ø 虚实相生
五、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发的产业革命
1、充分发挥数据及算力的新驱动和新的生产力
2、智能+民生
3、智能 企业
4、智能 产业
5、智能 政务
6、数据要素×效应
模块三:大模型能力与行业赋能
一、大模型概览
1、大模型的定义与分类
2、大模型产业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3、大模型在行业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4、大模型与行业融合
政务、教育、文旅、工业等行业的智能化需求
二、大模型如何赋能行业智能化
1、双跨平台全面智能化升级行动
2、支持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计划
3、深化行业合作,拓展AI模型工业应用场景
三、联通基于大模型自有能力及产业发展洞察
(一)自有能力
1、中国联通“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增长引擎,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规模化发展,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核心力量”
2、中国联通“1 1 M”的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体系
3、“AI ”举措,在企业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研发、安全等多个方面赋能企业
4、多维度开放凸显格局,与生态伙伴共研共创共赢
5、元景2.0在1.0基础上进行了四大能力升级:基座能力升级、MaaS平台升级、安全能力升级和应用升级
(二)产业发展洞察
1、创新的服务模式,包括算力资源租赁、智算中心建设、大模型行业应用等。
2、在网络运营中,大模型帮助实现了无线质差小区分析、修障工单处理、智能节能等功能,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节能效果。3、在客服领域,大模型的应用使得平均通话时长下降,首次问题解决率提升,大幅改善了用户体验。
4、在工业领域,大模型可以协助实现服装个性化定制、生产安全管理等功能;
5、在政务领域,大模型能够支持政务辅助填单、政务问答等场景,提高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模块四:智算竞争格局与市场分析
一、市场竞争格局
1、主要参与者:
(1)电信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如:中国联通,通过其“京西智谷”等项目,积极推动智算服务的商业化应用。
(2)互联网巨头: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这些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正加速向智算领域拓展,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和一站式智算解决方案。
(3)专业智算服务提供商:如并行科技、中科曙光等,这些公司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为科研、工业、金融等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智算服务。
2、市场集中度:
智算市场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相对分散,预计头部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和生态合作等方式,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可能会逐渐提高。
二、市场分析
1、市场需求:
(1)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智能计算的需求急剧增长。特别是科研、工业制造、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尤为迫切。
(2)政策推动也是智算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设智算中心,推动智算产业的发展。
2、技术趋势:
(1)异构计算:随着AI模型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单一架构的计算资源已难以满足需求,异构计算成为智算领域的重要趋势。通过结合CPU、GPU、NPU等多种计算资源,提升整体算力性能。
(2)算网融合:将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紧密结合,实现算力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利用。通过算网融合,可以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升计算效率。
(3)绿色计算:在追求算力性能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优化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智算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
三、智算中心运营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模式
1、三大运营商:
自建后,出租给下游客户。
2、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
(1)租用运营商机柜与网络资源,再转租给最终客户,赚取租金差价;
(2)自建数据中心,提供租赁服务;
(3)大客户需求承接,根据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完成机房建设、安装,并提供后期运维。
3、大型互联网企业:
(1)作为需求方投资建设,满足自身的云计算服务需求;
(2)作为提供方投资建设,对外提供租赁服务。
4、政府主导建设
(二)核心竞争力
1、资源能力:电力、土地获取能力。
2、运营能力:能耗、成本控制。
3、客户能力:与行业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关系。
4、融资能力:智算中心属于重资产行业。需要具备自有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5、技术能力:要实现智算中心高效运转,需要解决包括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管理与调度等多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