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技能 > 通用管理 > MTP主管管理才能研习班

刘春雷

MTP主管管理才能研习班

刘春雷 / 实战型企业运营管理培训师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北京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目标

提高中层管理者技能

课程大纲

  **部 管理的基础与角色认知

  О 管理的四个层面及其整合

  1、问题的解决与创造

  2、管理的功能与目标

  3、培育与启发

  4、领导与团体的理解

  О 管理的基本心态

  1、达成的意愿

  2、打破现状

  3、理念——使命感

  4、效率意识

  5、原理与原则

  6、科学的方法

  7、健全的判断

  8、有意识的管理

  О 组织的原则

  1、命令系统的统一(职务的确定)

  2、控制的幅度

  3、职务认识的整合(职务意识的形成)

  4、授权(权限的获得)

  О 基准的决定方法

  1、选定应决定基准的工作

  2、工作内容的分析

  3、配合状况进行检讨

  4、基准方案的制订

  5、基准的实施

  6、事后的确认

  第二部 工作的改善

  О 创造力的发挥

  1、发挥想向力的方法

  * 观点的转换

  * 彻底追求原因及资讯的浓缩

  * 比喻、模仿与联想之运用与组合

  * 依椐不同观点进行核对及列举

  2、建立和给予易于发挥想像力的状况

  * 鼓励自由、从容、游戏及好奇心

  * 保证压力(期限、目标与冲突等)

  * 排除干扰,对特定主题集中思考

  * 资讯及状况的共有

  * 不同特质的体验、合适之时间范围及场所的动用

  3、创造力开发技巧的学习及体验

  4、消除力开发技巧的学习及体验

  5、对部属的言词

  “这很有意思,不妨试试!”

  (激发创意的话)

  О 职务分配的改善

  1、 作业表的制订

  2、 职务表的制订

  3、 职务分配表的制订

  4、 职务分配表的检讨及改善

  5、 职务充实的探讨

  О 工作方法的改善

  1、 选择应改善的工作

  2、 分析与检讨现有方法

  3、 发挥创造力及改善方案的制订

  4、 工作岗位上新方法的采用

  第三部 工作的管理

  О 管理的循环

  1、 计划

  2、 命令

  3、 控制

  4、 协调

  О 科学性计划的制订要领

  1、 使目的明确

  2、 掌握事实

  3、 针对事实做思考

  4、 制订计划方案

  5、 计划的决定

  6、 实施

  7、 事后的确认

  О 理想的命令下达方法

  1、 利用自己的话

  2、 使之脉络一贯彻底充分了解目的

  3、 为不致误解须先取得彼此间的意见沟通

  4、 激发部属的关心意愿

  5、 “状况即是命令”

  О 报告内容的听取要领

  1、 接纳正确语意

  2、 认真注意倾听

  3、 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4、 事实与意见的区别

  5、 彻底掌握问题重点

  О 自我控制的要领

  1、 使充分了解计划的目的、使命及任务

  2、 参与制订计划,采纳部属的意见

  3、 使中间及后评估基准能与部属共同了解

  4、 实施时,给予部属自由裁量权

  5、 经常培育能力及责任感较高的部属

  О 协调时的沟通要领

  1、 有十分的准备

  2、 给对方好感

  3、 留意倾听对方的想法及资讯

  4、 获得对方体谅

  5、 结论的方向、目的与原方案背离、意见对立时,须重新确定事实,整理各项意见以取得相互谅解

  О 利用整合进行协调

  1、 对目的不要疏失

  2、 致力更高层的建立

  3、 彼此充分发表意见并相互进行检讨及评估

  4、 就双方的要求及意见进行分析及综合,以建立双方所希望的内容

  5、 预估对方的反应

  6、 避免理论化的倾向

  7、 能处于共同责任的立场

  О 会议的运用

  1、 导入议题

  2、 引出意见

  3、 导出结论

  4、 归纳要点

  О 会议的反省

  1、 如何推展议程

  2、 决议方式为何

  3、 对与会人员的选派、人数等是否适当、是否有以下不同的角度提出意见

  4、 气氛如何

  5、 讨论的经过及结论的评估

  第四部 部属的培育

  О 培育部属的责任

  1、 须具有了解自己能力的立场

  2、 须具有了解自己职务的立场

  3、 须具有对部属有领导能力的立场

  4、 须具有能决定部属期待目标,以及把工作与责任做分配的立场

  5、 须具有对部属工作结果担负有更重要之责任的立场

  О 部属培育的管理

  1、 培育方针的制订及明示

  2、 必要培育事项的把握

  3、 培育计划方案的制订

  4、 培育计划的实施

  5、 实施的评估

  6、 成果的评估

  7、 协助及指导(必要时)

  О 辅助学习的原则

  1、 消除障碍

  2、 唤起意愿

  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

  4、 实际和实践上的指导

  5、 五种感官的大利用

  6、 活用成就感

  7、 反复持续

  О 正确的起步

  1、 准备迎接

  2、 亲切接待

  3、 表示真诚的关心

  4、 说明工作内容

  5、 引介至相关人员

  6、 介绍相关人员

  7、 指导训练事项

  8、 勿忘追踪辅导

  О 制定培育方针

  1、 须依据经营方针、部门方针及组织目标

  2、 形成任务执行上之问题的原因,是部属才能不足及态度不良所致

  3、 思索组织及部属对未来预估的技术革新、市场及社会机构与国际情势等变化因应能力

  4、 思索部属对工作岗位上的人员结构、制度、生产技术及士气等变化之因应能力

  5、 由部属自己的生涯规划及自我申告中得知

  О 日常指导

  1、 示范

  2、 接触及指导

  3、 利用工作会议及小集团活动的场合

  4、 强化责任

  5、 给予特定的职务分配

  6、 给予特别的课题

  7、 考虑职务充实

  О 积极的自我启发意愿

  1、 较少有拒绝反应或防卫机制而有积极学习的心态

  2、 吸收所有的经验,尤其以痛苦的经验作为自我成长的材料

  3、 有适当的自我认识(擅自、不擅长、特质及成长的可能性)

  4、 人生与命运皆为自己的责任,利用本身才能方可开创,切勿归咎别人与环境

  5、 须了解自己的才能,配合本身的意志与体质方能习得

  6、 自己须有明确的前程规划设计

  О 部属才能的培育

  1、 发现并指示部属的可能发展前途

  2、 协助部属提升才能

  3、 提供部属发挥才能的空间

  4、 对部属自我启发的努力表示敬意与协助

  5、 对部属的晋升及自我提升意愿上的支持

  6、 给予成功的喜悦,及对成果的适当的评估

  О 管理才能培育

  1、 透过关心及询问给予鼓励

  2、 使之掌握事实,提高分析能力

  3、 派往上级工作,培养自信心

  4、 给他监督人员的工作以了解人性

  5、 坚守责任,培养使命感与责任心

  О 建立启发性的环境

  1、 经营部门及组织之环境均能与部属共有

  2、 明确表示组织目标、方针

  3、 养成各自启发的共同价值观

  4、 在自 我计划、命令、控制、评估的循环中要求解决问题

  5、 打破现状之精神的共有

  6、 塑造工作岗位全体的理想心态

  第五部 人际关系

  О 如何了解部属

  1、 了解部属也是人

  2、 注意行为的发生原因

  3、 掌握部属的需求(唤起部属需求)

  4、 了解部属的需求不满

  5、 强化需求不满的耐性

  О 人的需求(五阶段的需求)

  1、 生理需求

  2、 安全与安定的需求

  3、 归属与爱的需求

  4、 自尊的需求

  5、 自我实现的需求

  О 需求不满所产生的行为

  1、 找藉口(合理化)

  2、 逃避

  3、 攻击

  4、 补偿

  5、 升华

  6、 同一化

  7、 形式化

  8、 放弃

  9、 退缩

  10、固执

  О 需求不满的管理

  1、 对陷入需求不满之部属给予指导及协助,使之积极的行动

  (1) 倾听

  (2) 与部属共同了解原因

  (3) 无害的发泄方法

  (4) 培育弹性的思维方法

  (5) 使之有勇往直前的自觉

  2、 强化需求不满的耐性,从旁协助(考虑个别差异)

  (1) 拼除社会性的压力

  (2) 为使体会使命感,分配较困难的工作

  (3) 共同了解本人的周遭状况

  (4) 追求独自解决的心态

  (5) 表示鼓励、信赖及期待

  (6) 利用管理者本身的耐性,进行积极性的行为示范

  О 态度的特点

  1、 承受刺激的本能反应

  2、 不容易改变

  3、 带有感情成分

  4、 自己很难加以客观的观察

  О 良好的态度的启发

  1、 针对原因采取措施

  2、 给予体验好的经验

  3、 依照部属的需求给予磨练

  4、 积极的倾听

  О 积极倾听的要领

  1、 不采取批判、评价的态度、抱持宽容、理解的接纳心态

  2、 对对方的言词表面及潜在的两种意义要做全盘地了解

  3、 有时须特别了解其言词的深意后再行作答

  4、 留意言词以外的表现

  5、 表现出了解对方的神情,观察对方的反应

  О 管理者的反应

  1、 向部属正确明示目标、状况、期待及任务

  2、 对部属的基准须具体,并相互了解

  3、 是否已达成培育部属的责任

  4、 与部属沟通,表示鼓励、信赖及期待

  О 人事问题的处理

  1、 列举证椐

  2、 提出问题

  3、 探索原因

  4、 掌握核心原因

  5、 目的明确

  6、 决定适当的处理

  7、 进行处理

  8、 确认

  О 团体的特质与运用

  1、 自然发生

  2、 三项特点

  * 结构化

  * 凝聚(力)

  * 团体规范

  3、团体的运用

  * 了解行为的原因

  * 掌握不成文规定及规范

  * 明示共同的目的

  * 管理者的行为须端正

  * 要部属多参与

  * 表示对个人的关心

  * 状况共有的彻底沟通

  О 良好环境(举例)

  1、 建立组织共识,且以部门间的连带关系为基础,配合意愿决问题

  2、 对于能对问题解决提供建议人员表示敬意,并适当授权

  3、 对体会环境变化的部属给予做决策的责任

  4、 对达成组织目标的职务须明确并相互尊重

  5、 经同舟共济的心态,对变化能有弹性的因应

  6、 有共同的评估标准

  7、 对组织的存绩及繁荣条件的心态基于现实立即做考量,并采取适当行为

  8、 为能因应环境变化要能建立组织并设定目标

  9、 自行负责决定自己的职务,并可对其结果达到能自我评估的成熟度

  10、目标共有,并有自我计划、自我命令及自我控制等完整的功能

  第六部 领导与管理的展开

  О 领导的发挥

  1、对领导的类型及特性的了解

  * 委任型(放任型)

  * 协谈型(温情型)

  * 指示型(专制型)

  * 相互交涉型(整合型)

  2、因应状况的领导运用

  * 因应部属的成熟度

  * 因应组织之既有的环境及条件

  * 因应组织之目标、工作及特质

  * 因应领导者的特质及团体特性

  О管理的展开

  *管理的展开

  *以更好的管理为目标

上一篇: 卓越组长管理技能提升 下一篇:高级主管系列管理实务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