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智慧 > 传统文化 > 《国学智慧与人格修炼》
课程大纲:
(一)培养品德,重视修养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 仁者无敌(仁慈的人是没有对立面的) 《孟子》
(二) 乐于孝悌,学会感恩
《孝经》和《二十四孝》。
故事:卧冰求鲤:扇枕温衾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行善和行孝”。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韩诗外传》
古人论“孝”的要义和精华:
爱惜自己的身体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坏,孝之始也。 《孝经》
一是“能养”。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万章上》
★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增广贤文》
二是要“敬”。孔子:“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
三是要和颜悦色。
★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
四是要“几谏”。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五是要无违于礼。
★鲁国大夫孟懿(yi)子问孝,孔子回答了两个字:“无违。”
(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恕)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典故:以邻为壑: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2、饶恕别人的过错,成人之美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 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忍
★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增广贤文》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谚语)
5、絜(xiè)矩之道。
(四)学习:循序渐进、不断实践、长期积累、琢磨推敲
1、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十九章。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2、广泛涉猎
★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3、不断温习、不断思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茫然无知),思而不学则殆(dài)(疑惑)。”《论语》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讲究方法和规矩
★ 学者必志於彀(gòu,张满弓)。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 子曰:“不愤(心里想弄明白还不明白)不启,不悱(fěi,心里想说还没说)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5、不耻下问,反复推敲,锲而不舍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6、与人切磋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广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杨雄《法言·学行》
(五)见贤思齐,一日三省,知错就改,正确认识自己
(1)人要有羞耻心
★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 典故“周处杀蛟”:
(2)见贤思齐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3)学会反省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知错就改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
(5)正确认识自己
不要惟我独尊,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 老子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道德经·德经第三十三章》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六)交友:志同道合,以友为鉴
(1)要广泛交朋友,不要结成小帮派
★ 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要与志趣相同的人交朋友
★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战国策》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批判性吸收)
(3)要把朋友当作一面镜子
★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七)谨言敏行
1、谨言
(1)先做后说
★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 君子慎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2)多听少说
★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做的。(谚语)
★ 言多必有失---谚语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多必有词穷之时,不如少说)。《道德经》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傅玄《口铭》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论语》。
(3)不懂不说
★ 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保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迷茫的东西),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
(4)言之由衷
★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5)不要轻易许诺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抛却一片心。--谚语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
(6)言出必善,多赞扬别人
★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ěr近)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周易》
★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2、慎行
(1)坦荡做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2)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安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八)见利思义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谚语)
★ 无功受禄,大凶之相。(谚语)
★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九)安贫乐道,克制私欲
1、从心理上认识到贪欲的危害
★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行为损坏别人的利益)。”《道德经·德经第十二章》
★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
2、保持无私心静
★ 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人享贞。 《忠经·天地神明章》
★ 不累不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zhì]违逆)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庄子杂篇·天下》
3、安贫乐道
★ 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践行道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十)身正稳重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主宰)---《老子》
(十一)和谐相处
1、与自然保持和谐:
(1)中国传统的“天人相应”观念。
2、保持身心的和谐
1)外求与内求:
A.求静:“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B.动与静,佛教讲: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2)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培养善心: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世界是我们内心的反映。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故事。
小和尚与老和尚背女子过河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五伦八德:五伦: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1)“位当”,家庭才能和谐:
(2)“位当”,集体才能有战斗力:
(3) “位当”社会才能有序:
(十二)志存高远,小事做起
1、志存高远,勿只图安逸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 志不立,如无柁(通舵)之舟,无衔([xián]马嚼子)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全集》卷二六)
★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要珍惜时光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3、要磨练意志
★ 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4、要从小事做起
★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十三)诚实守信
1、不要花言巧语
★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2、要守信用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要诚实
★ 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要全面地看待一个人
★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十四)中庸适度
★ 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格言联璧)
(十五)要经受得起挫折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我要预约
《《国学智慧与人格修炼》》已有35家企业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