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谁是公司合适的人才?为什么在面试环节中,感觉那么好的候选人日后却发现不是我们要的人?能力要求是模糊的,怎么能找到我们要的人?
	在面试环节中没有精准的设计,招来了大量不合格人员,公司为此付出了高额的劳动成本,同时没有获得支持企业发展的真正的人才,造成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下风。
	如何精准的评价能力与素质,找到‘合适’的千里马?如何提升管理人员的面试能力,识别‘合适’的人?招聘环节是构建企业人才竞争力的第一道关,把好这道关,招到优秀且又符合企业的合适人才,需要有准确的人才标准即胜任力模型,及高效的面试技巧。本课程采用旨在帮助招聘工作者建立人才标准,提升面试技巧,提高招聘的成功率,确保招到符合企业发展和职位要求的人才。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部门经理,HR经理及HR主管等
	
	课程模型:
	
	
	课程特点:
	本课程老师根据过往自身近24年在世界500强外企招聘面试实战经验,有效地将胜任力模型与招聘面试相结合,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现场实操等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体验式培训方法,使受训人员在轻松、互动的环境中,快速掌握建立胜任力模型,招聘面试技巧,提高招聘效率,招到合适人才,使企业与员工双赢。
	课程收益:
	● 熟知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构成
	● 快速掌握胜任力素质的建立方法
	● 使用BEI方法的提问技巧及听的技巧去获取真实STAR
	● 熟练根据胜任力素质进行面试及评分
	
	课程方式:讲授 练习 小组讨论 分组训练 情景模拟 辅导落地
	
	课程大纲
	导入案例:
	某石化公司招聘一名销售总监,张总监的简历很完美,张总监在之前的公司销售业绩非常突出,面试过程中,他的工作经历,学识及强有力的表达,让总经理与人事总监非常欣喜,在入职三个月后,张总监提出要换掉其团队成员的两个,也给出了很多理由,一年后,其团队业绩不升反降,团队成员也颇有微词,业绩表现最好的小张刚刚递交了辞职。
	总经理与人事总监很迷惑,面试时候我们忽略了什么?
	
	第一讲:人才测评的指标
	一、测评指标的演化
	1. 人事资料指标
	2. 人事资料 KSE
	3. 胜任力模型-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
	4. 胜任力模型的构成
	例子:两个典型职位的完整胜任力模型
	5.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6.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技术,以能力技术为首
	案例 练习:传统的KSE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比较,以两个职位为例 练习
	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
	1. 观察法
	1)构建方法 流程
	2. 岗位特性分析法
	1)构建方法 流程
	3. 管理者判断
	1)构建方法 流程
	小组练习:以公司的一个典型岗位为例,通过岗位分析和组内讨论,形成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第二讲:胜任力素质的解码方法与素质层级
	一、胜任力素质类别
	1. 领导力素质
	2. 核心能力素质
	3. 专业能力素质
	题目练习:这些行为描述了什么素质类别?
	二、典型素质的解码及素质层级
	1. 素质解码及素质层级:成就导向
	2. 素质解码及素质层级:客户服务意识
	3. 素质解码及素质层级:影响他人
	4. 素质解码及素质层级:积极主动
	5. 素质解码及素质层级:团队合作
	角色扮演:体现了什么素质以及该素质的层级
	案例分析:华为研发中心的素质解码
	小组讨论:构建公司上述职位的素质解码及素质层级
	
	第三讲:人才测评——面试技巧
	一、人才测评
	1. 人才测评的发展
	1)人才测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2. 人才测评的种类
	1)认知能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面试
	4)自我测评
	5)人才评鉴中心
	3. 信度与效度
	小组讨论:以上述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为例,相对应的人才测评方法的选取
	二、面试技巧
	1. 面试的准备/过程/结束
	1)面试的OPAC模型及应用
	2. 面试的误区
	1)错与对的对比
	2)应聘者的糟糕体验,你知道吗?
	3. 面试的提问与倾听技巧
	1)提问的技巧
	a从整体到细节
	b结构性问题
	c联系性问题
	d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2)传统面试访谈VS BEI面试访谈
	a BEI面试全过程
	3)如何听
	a集中注意力
	b以听为主
	c目光接触
	d及时回应
	4. 笔记的作用
	1)及时记录
	2)使用符号
	3)便于提问
	视频及角色扮演:你陷入了什么面试误区?
	
	第四讲:基于素质能力的精准面试
	一、精准面试的利器-STAR模型
	1. STAR的组成要素
	2. 三种假STAR的辨别
	1)模糊STAR
	2)观点STAR
	3)理论STAR
	3. 追问的技巧
	1)非完整STAR的表现形式
	2)如何追问去获得完整STAR
	3)如何拷问细节
	4. STAR提问的误区
	1)导向型提问
	2)让应聘者明显得知‘意图’的提问
	案例练习:真假STAR
	角色扮演:使用提问技巧获取真实的STAR
	二、基于素质能力的问题设计与评分
	1. 基于素质能力的STAR问题设计
	1)挖掘“成就导向”素质能力的问题
	2)挖掘“客户服务意识”素质能力的问题
	3)挖掘“影响他人”素质能力的问题
	4)挖掘“积极主动”素质能力的问题
	5)发掘“团队合作”素质能力的问题
	2. 问题设计难点
	1)如何设计基于行为的问题
	2)如何探究是他的行为,还是别人的行为
	3. 根据采集的信息对素质能力进行评分
	4. 任用决策
	1)如某项素质能力得分低,是否可以录用?
	2)可以与面试有效互补的测评方法
	3)如何进行背景调查
	小组讨论:继续使用之前讨论的岗位素质模型
	1. 设计评分标准,设计问题及进行评分
	2. 进行素质能力打分
	3. 进行任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