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2020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从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到2017年金融科技展露头角、再到2020的成熟态势,短短几年,我国的金融科技迎风生长,一路蜕变,随着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数科、百度金融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兴起,我国也已经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跑者之一,传统商业银行伴随此次金融浪潮应该如何应对,打造新时期下的新型银行,从而寒冬过后,迎接新时期下银行的“新的春天”。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启了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以及深度应用。这无疑为金融行业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2020年传统银行将告别过去“高枕无忧”的时代,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面对客户需求的逐渐觉醒、技术革新的推动助力,以及监管机构的开放包容,金融科技交易型银行应运而生,为传统银行提供了破局之策,并将推动金融交易的惠普、增值、高效、安全、低廉。
	
	课程收益:
	● 洞悉2020年商业银行业改革发展前沿动态,汲取同业领先者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精华,开阔视野,提升认识,增强发展金融科技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 全面了解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内涵,及其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系统掌握中国金融科技各种业务模式的概念、操作、创新案例,深入理解日常正在使用或将要使用的金融科技产品。
	● 了解金融科技重要的主题,如行为生物识别技术、金融包容性、移动支付、智能投顾等,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应用。
	● 了解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涵和战略意义,以及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
	课程时间:2 天
	
	课程对象:
	● 银行全员(普及金融科技、提升危机意识、启发创新思维)
	● 银行管理层(提升战略决策、创新思维、银行金融转型)
	● 银行营销人员、授信审查审批人员(提升专业人才技能、拓展新思路)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为什么我们对金融科技如此兴奋,又充满恐慌
	一、金融科技背后究竟有什么
	1. “金融科技”背后的含义
	2. 金融行业是否真正的需要科技
	二、金融科技是否会冲击传统银行
	1. 结算(电子支付与传统支付)
	2. 负债(线上理财与传统理财)
	3. 资产(新型普惠与传统信贷)
	三、金融科技对我们带来什么恐慌
	1. 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搅乱金融秩序
	2. 中国金融(银行)现状
	1)市场潜力巨大
	2)银行大数据收集处理能力欠佳
	3)不健全的信用体系
	
	第二讲:建立用户思维,打造爆款产品
	一、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
	1. 了解客户需求,做好客户画像
	2. 了解客户痛点,做好产品研发
	3. 了解市场需求,做好批量开发
	二、金融科技创造未来
	1. 大数据来源以及特性
	1)谷歌流感预测与大数据
	2)大数据特征:多、快、杂、有价值、水
	3)大数据来源
	4)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社会数据分析
	2. 大数据在银行的应用
	1)银行客户画像、精准营销
	2)银行优化运营、风险控制:轨迹数据与客户风险控制管理
	3)大数据征信: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背后的大数据
	4)银行大数据与阿里巴巴、腾讯金融、京东金融(案例)
	3.金融科技在银行领域应用实践
	1.百行征信
	
	第三讲:银行平台化运作与零售精准获客
	   1. 与医院对接,打造“银医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就医挂号、缴费、就诊报告查询等功能;
	2. 与学校对接,打造“银校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校内消费、学杂费缴纳及助学贷等功能;
	3. 与税务部门对接,打造“银税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税费缴纳、流水查询及“税融贷”等功能;
	4. 与公交公司对接,打造“银交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线上充值、线下打卡等功能;
	5. 与旅游部门对接,打造“银旅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餐饮住宿、购买门票、景区消费及折扣优惠等功能;
	6. 与保险公司对接,打造“银保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保费批量扣缴及折扣优惠等功能;
	7. 与企业对接,打造“银企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代发工资、各种保费缴纳及“白领通”贷款等功能;
	8. 与社区物业对接,打造“银业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小区门禁、车库门禁、入户门禁、电梯乘用和各种税费缴纳及消费贷等功能;
	9. 与村两委、农金员对接,打造“银农通”服务品牌,一卡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各种税费缴纳及家庭贷等功能。
	
	第四讲: 信贷业务营销能力及风险审查
	一、客户准入条件
	1.客户行业判断
	2.客户类型匹配
	3.信用情况准入
	4.财务指标确认
	5.还款能力看哪些指标
	6.担保措施选择
	二、经营资料的审查与分析
	1.水电气费发票的核实技巧
	2.出入库单据能替代哪些证据
	3.发票的可信度有多高
	4.银行流水能提供哪些不被注意的重要信息
	5.购销合同的审查
	6.销售收入的交叉验证
	7.三流合一
	三、“数据化”的审查方式
	1.授信审查中的数据化应用
	2.如何发现资料中潜在的风险脉络
	3.审查中的数据应用技巧
	4.授信审查中的数据结合方式
	
	第五讲:实际案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