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企业会计核算结果是企业进行财务事项披露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纳税的基础,财务会计科目核算的正确性影响到企业财务报告和纳税申报资料的准确和可靠。因此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和准确掌握重要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技巧,并熟悉每个会计科目核算背后的相关税收政策点,从而为提供财报和纳税申报提供准确依据,避免产生纳税风险。本次课程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重要会计科目的核算以及相关税收事项的风险评估及管控。
课程收益:
l 熟悉掌握重要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和技巧
l 熟悉掌握重要会计科目涉及的税收相关政策
l 有效规避重要会计科目涉及的税收风险
l 对重要会计科目涉及的税收风险进行管控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财务总监、审计总监、财务(审计)经理及财务、审计人员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提问、互动点评、课程总结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会计报表体系与纳税风险简介
一、纳税人必须了解的税务信息化数据结构与稽查检查切入
二、税务信息化监控与企业财务报表科目的必然联系及风险点
三、财务报表涉税分析技巧
第二部分:主要会计科目风险评估及管控
一、资产类科目
1、货币资金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1)企业货币资金过多是否异常?企业货币资金过少是否异常?
2)引起企业货币资金变动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3)现金是否有账实不符情形?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是否核对相符,未达账项是否存在隐藏风险?
4)结合货币资金借贷方对应科目进行追踪,是否存在隐瞒收入,多列成本支出等事项
2、往来款项科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
1)往来科目长期挂账原因,是否存在转移收入、不结转成本风险
2)是否存在股东借款长期不还、抽逃资金虚假出资情况,关注个人借款个人所得税风险、增值税视同销售风险、所得税核定收入风险
3)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虚列收入情况
4)确实无法收回的往来款项,应及时清理,进行损失税前扣除
5)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处理,是否存在涉税风险
6)预付账款是否实质为对外借款
3、存货类科目:原材料、材料采购、工程物资、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1)根据存货贷方对应科目,判断是否属于正常销售,存在以物抵债、捐赠、职工福利等情况下是否进行增值税和所得税视同销售处理?
2)存货盘点是否账实相符,是否存在隐瞒收入情况
3)存货盘点损失是否正常,应及时清理,损失扣除
4)存货损失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转出处理
5)期末库存是否与所处按行业相符
4、投资类科目: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1)债权性投资取得回报为利息收入,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是否缴纳缴纳增值税;关注理财产品收益
2)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不用缴纳增值税;会税差异年度申报时是否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3)投资收益:和长期投资的关系是否匹配?如果有长投而没有投资收益意味着什么?
4)超比例分红是否适用免税政策
5、固定资产科目
1)固定资产计税基础是否正确,购入、投资入股、后期装修改扩建情形是否正确计算入账价值
2)折旧计提是否争取,税法折旧是否计提正确,会税差异是否正确调整
3)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增值税是否计算正确
4)固定资产盘点是否存在账实不符,是否及时清理,损失扣除是否符合所得税法
5)固定资产涉及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行为税是否处理正确
6、在建工程
1)借款费用是否需要资本化
2)是否存在已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但是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关注房产税是否缴纳风险
7、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摊销是否正确。
2)所得税无形资产摊销与会计处理是否存在差异?自主研发的项目形成无形资产,是否按税法加计75%进行摊销在税前扣除。
8、长期待摊费用
1)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内容是否正确
2)以前年度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在本年是否有多摊或者少摊情况;
3)是否有应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但一次性在费用中列支情况。
4)开办费核算是否正确,税法处理是否正确
二、负债类科目
1、往来款项科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
1)长期挂账原因及风险,是否存在确定无法支付款项时因为虚开发票造成的。
2)期末余额大幅增加或者减少可能有什么问题,是否存在应结转收入未结转情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判断是否正确。
3)无需支付的往来款项是否及时进行税务处理
4)特殊行业预收账款对应税金是否计算并缴付
5)其他应付款是否隐藏应确认的其他收入或者价外费用
2、借款类科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财务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还是损益化?
2)自然人借款利息支出是否正确和税前扣除
3)关联方利息支出是否正确计算和税前扣除
4)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是否正确计算和税前扣除
5)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如何确定的
6)利息支出的入帐凭证是否正确取得
7)统借统还和集团内无偿借款的判定
3、应付职工薪酬
1)工资薪酬实际发生与税前扣除要点:权责发生制OR“收付实现制”
2)合理性是否符合国税函〔2009〕3号的5个条件
3)个税、社保、人工费用的联动稽查情况下,需要关注什么
4)职工薪酬个税扣除问题
5)全年一次性奖金和离职补偿等项目个税问题
4、应交税费、税金及附加
1)审核当年的各项税费缴纳是否准确,有没有应缴未缴或者漏缴的情况 。
2)是否享受了减免税?是否符合条件?
3)不同税种之间税金的钩稽关系,与收入匹配和资产的匹配关系
4)计算税金及附加与销售收入的比例,通过与同行业比较和趋势比较,发现企业是否可能存在涉税问题。
三、所有者权益科目
1、实收资本
1)增加实收资本,是否缴纳印花税?
2)个人股东撤资是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3)认缴制下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减少是否为转增资本,个税问题
2)未分配利润减少是否为利润分配或者转增资本,个税问题
3)资本公积增加印花税问题
4)股东大会虽作出利润分配决定,但因缺乏现金流未实际支付,应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四、损益类科目
1、收入类: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1)比较营业收入及结构是否存在波动情况,有无异常现象,并检查产生波动的原因
2)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几天的收入及退货情况(特别是大宗退货),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情况。
3)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规模、应收应付账款的增减变动、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析。收入产出比判断收入确认准确性
4)增值税计税方法对应收入核算是否正确
5)销售折扣处理是否正确
6)价外费用是否并入收入计税
7)混合销售和兼营核算是否正确
2、其他收益
核算内容是否正确,个税手续费返还、增值税加计抵减
3、成本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1)是否有虚列成本费用情况
2)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实际发生、相关,重点关注合法有效票据情况
3)涉及支出是否代扣个税、增值税
4)检查成本与收入配比的合理性,有无虚减利润
5)有扣除标准和无扣除标准费用的界限划分不清。
6)超标准列支的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4、营业外收支
1)营业外收入是否过大,有无应计入营业收入计入营业外
2)营业外收支核算内容是否正确
3)违约金支出的税务风险
4)政府补助资金的税快差异是否调整
5) 营业外收支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事项
结语:主要内容回顾、现场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