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由于应届毕业生缺少工作经验,缺乏长时间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从业经历,没有经过职场的历练和捶打,导致在人际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不会主动寻求工作,总是“坐、等、要、靠”;
	出现了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同时也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不理解具体任务时不肯主动去问;
	工作中出现问题后及时主动汇报的意识,导致问题恶化;
	当工作不达标或者出现失误时,喜欢找借口推卸责任;
	工作中容易产生情绪,容易与他人起冲突;
	高傲自满有个性、不容易接受上司的批评,缺乏逆商;
	以上这些问题是应届毕业生很容易出现的不职业行为,如果这些常见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员工得不到培养,工作缺乏挑战性,成就感缺失,那么他们将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离职率增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本课程将从员工的职业素养、职场心态、为人处世技巧等方面帮助应届毕业生从“学生思维”转换成”职业人“的思维,做到职业化、培养他们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去除玻璃心,掌握高效工作的方法,打造团队合作意识,快速融入企业环境,做到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佳绩;
	【课程收益】
	了解从学校人到职场人的三重转变,做好成功转型;
	了解岗位职能、认同企业文化,做到快速融入职场环境;
	了解职业心态以及如何打造职业心态;
	掌握职场中内方外圆的为人处世技巧,做到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培养大学生建立主动工作的意识,去除等、要、靠的陋习。
	【课程特色】干货多,案例丰富,不枯燥;逻辑严谨、落地性强,能够学以致用。
	【课程对象】应届毕业生、实习生、职场新人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为什么要从“学校人“向”职场人“进行角色转换?
	1. 什么是学校人以及什么是职场人?
	2. “学校人“和”职场人“的区别是什么?
	3. 为什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变?
	4. “学校人“向”职场人“的三重转变。
	二、了解企业和岗位是做好角色转换的首要责任
	1. 为什么要对企业和岗位有所了解
	2. 了解企业的四大方面,帮你成为企业人
	了解企业文化,为迅速融入企业奠定基础
	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策略等具体情况
	了解公司的相关制度和政策
	了解员工福利
	3. 了解部门的三个维度,助你成为部门人
	了解部门领导
	了解部门职能
	了解部门文化
	4. 清楚岗位职责,做好岗位人
	案例:为什么应届生小赵出差的差旅费公司不给报销?其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什么?
	三、从被动转为主动是角色转换成功的关键
	1. 学校和职场的区别
	2. 为什么要主动沟通
	案例:留在国企工作的小张,在什么情况下辞去了这份铁饭碗,为什么他会苦闷?问题出在了哪里?
	3. 在工作对接上要主动,做到对结果负责的三大方法
	根据任务难度及时沟通清楚
	正确理解领导分配的任务
	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及问题
	案例1:为什么某应届毕业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工作结果,其根源是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案例2:某大学毕业生在遭到客户投诉时,为什么高层领导已经得知此消息而直属上司却浑然不知?该毕业生的问题出在了哪里?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4. 主动工作及主动寻求工作,去除等、要、靠的陋习
	5. 主动学习提高自己,为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6. 主动思考,为更高效的工作打好基础
	7. 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8. 主动协助同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工具:高效工作五步法、5W2H
	四、做好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换是成为职业人的基本要求
	1. 学校人和职场人的对比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认识三种团队
	4. 团队合作的六项原则
	5. 有利于团队之事有哪些
	工具:团队合作检查与测试
	五、懂得内方外圆的处世技巧是角色转换成功的表现
	1. 认识内方及其重要性
	2. “方”的观念与行为
	3. 认识外圆及其重要性
	4. 为什么要做到内方外圆
	5. “外圆”带来的的四大益处
	6. 圆通语录
	7. 内方外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8. 荣耀不能独享
	9. 与上级沟通的三大原则
	10. 同理心倾听
	案例一:应届毕业生上午入职下午被开除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二:为什么不服从命令的求职者反而留了下来?
	案例三:邓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
	六、不带情绪工作是成为职业人的基本素养
	1. 带着情绪工作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2. 工作和生活分开,平衡好生活与工作
	3. 情绪管理比技能和经验更重要
	4. 情绪的来源
	5. 提高逆商、去除玻璃心
	6. 认清自己的情绪模式才能开始新的关系
	7. 去除负面情绪的两种观念应对
	8. 四种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通过让情绪“可视化”将其变为能够解决的“课题”
	让无法平复的情绪平静下来的“净化仪式”
	相互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赖关系,这才是最应该解决的“真正课题”
	情绪突然出现剧烈波动时的应对方法
	工具:ABCD法则;”空—雨—伞“思考方法。
	案例:A先生在工作中经常出问题一定是工作能力不足导致的吗?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正问题究竟是什么?
	七、把工作当事业做是职场上应该有的工作态度
	1. 工作与事业的区别是什么
	2. 为什么要把工作当事业来做
	3. 把工作当事业的三大体现
	4. 为前途(钱途)而工作
	5. 为什么说打工心态要不得
	6. 打工与事业的区别是什么
	7. 为什么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
	案例分析:为什么车城底特律成“地狱之城”?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不招聘底特律的员工?我们从中学到了哪些启发?
	互动与发问:《企业家与渔夫》故事的五个灵魂拷问
	八、做出工作结果是优秀职业人的标准
	1. 为什么要做出结果
	2. 企业与员工的本质关系
	3. 认识结果与过程
	4. 做出结果的五板斧
	沟通到位、确定工作标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学会倾听,零消耗接收领导的信息
	分析自身和问题,找到差距
	生于目标导向、死于资源导向
	借力——遇事学会寻求他人帮助
	案例一:为什么总监A定下的年度目标高不可攀,但年底却收获颇丰,而其他总监定下的合理目标却是业绩平平,这背后的玄机到底是什么?
	案例二:小学徒为什么第一次没有取回老师傅所要的扳手,而第二次却能快速完成任务,我们能够通过这个故事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