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素养 > 办公技能 > 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

晏世乐

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

晏世乐 / 职业演说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深圳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练习、游戏参与、互动体验等。

【授课时间】

1天,5—6小时/天。

【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仅为课程部分内容纲要,具体内容见课程讲义)

课前达成共识,确保培训效果:学习为己、学乐精神、空杯思想、学以致用。

一、群体性事件概述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二)群体性事件的称呼变化及背后意义。

滋事、闹事——贬义。群体性事件——中性。【案例】李景田2005年7月7日答记者。

(三)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四)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对象复杂,动机多元。矛盾纠纷“点对点”→“点对面”。【案例】四川医院——美容院女老板。

2、发生突然,演变迅速。【案例】安徽池州、马鞍山事件。

3、诱因多样。偶然性、仿效性。【案例】国企下岗取经。

4、组织松散→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案例】职业串联、职业医闹……

5、行为偏激,影响较大。【案例】团伙从众心理:罚不责众,互相拱火。

6、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处置难度大。

二、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的重要性

(一)政府工作重点。

(二)社会关注热点。

(三)媒体报道焦点。

(四)工作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

三、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我们处于转型期(黄金发展期、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矛盾集中、触点很多、燃点很低、一碰就倒、一点就着。【案例】美国“毒牛奶”事件、纽约三角内衣工厂大火事件。

(二)基础根源:利益格局调整,社会公平堪忧。解决办法: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协调利益关系。【案例】基尼系数。建立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网络。

(三)文化因素:民主意识提升,法制观念淡薄。解决办法:扩大民主,加强法制教育。【案例】冤案。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四)政治因素: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解决办法:改善形象,树立民主、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案例】仇富、仇官情绪。中国反腐倡廉情况。

(五)体制因素:基层组织社会控制相对较弱,社会权威结构失衡。解决办法: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能力。强化文化、社会认同。【案例】社团组织。

(六)产生原因:久拖不决。解决办法: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构建理性沟通系统。【案例】蝴蝶效应。

(七)产生原因:违法操作侵害群众利益。解决办法:政府依法办事、企业依法经营,维护群众利益。【案例】云南孟连事件。三鹿奶粉。农民工讨薪事件。断指经济。

(八)产生原因:执法监督不力。解决办法:积极履行职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案例】2011年广东潮州“6.1事件”。

(九)种族、宗教、政治因素。【案例】山东回汉冲突。

四、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前提——调整心态

(一)改变自私、自大的错误心态。【案例】吸烟。

(二)培养爱心。

1、对人的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案例】面对弱势群体,如何开展工作?孙东东。

2、对事的爱:认识应急处置工作的价值。

(三)培养同理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投其所好、对症下药。【案例】劝服父母同意辞去政府公职。

1、**做到:人之所欲,施之于人!我们喜欢的并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案例】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兔子钓鱼。新疆——援助和羊肉串。

2、中间水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至少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萧伯纳与玛莎。

(四)培养包容心。要包容别人,先要下功夫了解别人。【案例】禁吃猪肉。

五、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的原则

(一)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二)行政应急性原则。

(三)比例原则。

(四)信息公开与信息真实原则。

(五)问责制原则。

六、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的流程

(一)早防备: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明者视于无形,  聪者听于无声,谋者谋于未成。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 ——《汉书·伍被传》【案例】扁鹃3兄弟。

1、树立危机意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议】加强员工管理,科学设定工资。

2、加强宣传。事前宣传:对违法分子的惩处,对老百姓的伤害——好人被牵连。

3、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

4、建立健全矛盾化解稳控机制。

5、制定应急预案。【建议】发动群众。

(二)早发现——抓早、抓小、抓苗头。【案例】海恩法则,“墨菲定理”。

1、民意——了解。

2、民忧——化解。

3、民怨——疏导。

4、民怒——平息。

建立健全排查调处机制,加强风险监控预警。【案例】贵州瓮安事件。印度洋海啸。

(三)早研判、早决策。

1、启动预案。

2、及时报告,协同行动。

3、迅速研判。健全信息收集、分析系统。【案例】4个敏感要素。

4、快速、科学决策。

(1)应该避免:“鸵鸟”反应、“搭乘出租”反应……【案例】重庆井喷事件。中美应对“非典”差别。

(2)应该做到:划清职权,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案例】免责条款。

(3)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四)早控制:管控现场,平息事态。

1、时间:快速。天灾黄金72小时,人祸黄金4小时。【案例】群体性事件的“二波”现象(时间)。

2、空间:**任务——让人散去。【案例】2005年安徽池州“6.26事件”。六度分割理论。控制“四圈”,减少人群聚焦。

3、控制破坏性心理。【案例】示法攻心。

4、依法处置,灵活处理。放得下架子、不在乎面子、提得出点子、指得出路子、镇得住场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

(1)诚恳听取群众意见,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

(2)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要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3)群众利益诉求符合法律政策,立即表态满足,切忌敷衍。

(4)群众利益诉求不符合法律政策,表明态度,耐心劝说。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避免:只要闹事什么都解决。【案例】下岗标准。

(5)无法当场明确表态的, 责成相关部门限期研究解决。【案例】云南孟连事件成立胶业委员会。

(6)不但需要依法依规,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组合拳”:统一指挥、综合协调。

(1)对上:有请示,有报告。

(2)对下:有行动,有指令。

(3)对内:有沟通,有联动。

(4)对外:有新闻,有发布。平息各种恐慌情绪。

6、属地为主、条块结合。【案例】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7、“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案例】“现场指挥官”制度。

(五)早核报:及时、准确、规范。即到即报,及时核实、随时续报,决不允许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案例】山西襄汾溃坝事故,“董暴雨”。

(六)早善后、早学习。

1、对于承诺,必须尽快解决,不得久拖不决。

2、进一步做好善后工作,彻底清除复发隐患。

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案例】6月改革之窗。

七、群体性事件的媒体关系管理

(一)重要性。不懂得应对媒体,将制造新的重大事件。传统“灭火队”——宣传部门失灵。【案例】媒体:聚光灯、放大镜、显微镜、透视镜。

(二)注重日常沟通感情:经常联系、赞美肯定。【案例】周老虎事件——关注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三)记者立场思考问题:放弃幻想,重视媒体。

1、记者特性。

(1)媒体职责:监督,“安慰受苦者、折磨安逸者。”

(2)重大事件对记者:节日,兴奋、机遇。

(3)“记者不坏,观众不爱。”【案例】范跑跑。

2、记者总处于“饥饿状态”,“无可奉告”后果严重。【案例】安徽阜阳2008年疾病传播。哈医大二院天价住院费。

(1)“实话实说”被拒绝以及失败全过程。【案例】“处处阻挠记者的领导,肯定背后有猫腻”。

(2)“炒”以往丑闻的“回锅肉”。

(3)放大“对立面”言论,缺席审判。

3、记者关注的焦点。

(1)事件开始:发生了什么?

(2)基本控制:原因是什么?

(3)基本结束: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4)事件结束:体制有什么问题?

(5)以后每年可能会回访……

(四)重大事件媒体关系管理的四大原则。

1、舆论引导——立场上看。

政府(单位)是负责的,政府(单位)和民众需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解决问题。

2、快速透明——时间上看。

(1)谣言特点。【案例】谣言都是飞毛腿。贵州瓮安事件。蝴蝶事件。

(2)如何战胜谣言?

**,透明:披露事实!

第二,先发制人。【案例】“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汶川地震。

第三,多管齐下,持续披露。

3、坦诚关爱——态度上看。拿群众情感作为尺子衡量发言!态度情感>技巧方法。【案例】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民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4、真实准确——内容上看。千万不要因微小的误报、漏报,影响公信力,引发“次生危机”。【案例】塔西佗陷进。松花江污染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故。

(五)重大事件媒体沟通的“十要”。

1、要善待记者,争取媒体为我所用。【案例】“**服务媒体来获得媒体配合”。设立媒体记者接待站。

2、要和上级及时通气。

3、要认真准备。

(1)周全考虑。

(2)预测问题,掌握情况。【案例】哈医大二院天价医疗费的纪检委书记和副院长。

(3)制作关键信息验收单。【案例】王岐山:“实际上我真害怕的问题你们没问到”。Q=A+1。

(4)突然来访——临阵磨枪,稳健行事。【案例】北京密云县迎春灯展踩踏事件。

4、要简洁通俗。

(1)简要——避免“断章取义”。【案例】自己录音。

(2)避免官腔。【案例】江西防总办副主任平其俊。

(3)形象生动。

(4)避免深奥,尤其专业术语。【案例】白居易写诗。

5、要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说原因、慎下结论。【案例】“东航机长返航事件”。

6、要学会道歉。【案例】四川会理县“PS悬浮视察照片”。《关于海底捞火锅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事件的致歉信》。

7、要口径一致,形成合力。【反面案例】铁道部的戏法,哈医大二院的互不买帐。

8、要精准无误,留有余地。

(1)没有确认,绝不发布。

(2)坚定自信,斩钉截铁。【案例】“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3)善用第三方进行解释。【案例】云南躲猫猫事件。

(4)尽量提供书面稿件,保存我方录音录像。

(5)到目前为止VS记者掌握。

(6)“没有”VS“没有发现”。

(7)不知道,就明确说出来。

9、要立即纠正错误。

10、要保持警觉到**后。【案例】“一个月可以洗38次脚”。

(六)重大事件媒体沟通的“十不要”。

1、不要批评和指责媒体。“任何指控媒体有报道倾向或公报私仇的行为都会使媒体团结一致,捍卫整体利益。”【案例】南京冠生园“陈馅”事件,冯小刚《天下无贼》新闻发布会。

2、不要陷入沉默。【案例】“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3、不要“无可奉告”——代表已经认罪。【案例】4种话术。

4、不要过度承诺。

5、不要说大话,降低群众期望值。【案例】河南陕县煤矿透水事件。

6、不要幽默。【案例】“不要下定决心让大家记住”。

7、不要被记者牵着鼻子走。

8、不要过分依赖“记托”。

9、不要缺位也不要越位。

10、不要破坏形象。提升专业形象,掌握相关知识、关键数据。【案例】北大林建华校长。

八、提升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的能力

(一)见微知著,未雨绸缪。

(二)情绪稳定,自信果敢。【案例】唐太宗和魏征。

(三)谨慎持重,快速反应。【案例】9.11事件疏散。

(四)沟通协调,驾驭全局。【案例】根据对象说话。倾听。

上一篇: 如何成为优秀培训师——课程开发和授课能力提升 下一篇:应急事件预防和处置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