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技能 > 通用管理 > 后IPD时代的研发管理:华为敏捷转型经验

钟义杰

后IPD时代的研发管理:华为敏捷转型经验

钟义杰 / 企业项目管理培训讲师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上海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这样的场景您是否似曾相识:

缺乏准确、有前瞻性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成本居高不下;

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门流程之间是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割裂;

专业技能不足,作业不规范,依赖“英雄”,这些“英雄”的成功难以复制;

组织上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墙”,各自为政,造成内耗;

项目计划无效,项目实施混乱,无变更控制,版本泛滥;

没错,这就是1999年的华为,彼时处于裸奔状态的管理流程无法适应爆发增长的市场要求,手工作坊式的散兵游勇无法形成合力进行大规模作战。任总带队去美国考察了Bell实验室和IBM,拍板决定引进IPD。经过10年的消化吸收持续改进,IPD使华为的成功从偶然变成了必然,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市场倒逼研发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大规模作战的能力改变了多个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回顾IPD的落地过程,“五年内不许任何改良,五年之后局部改动,十年以后才能结构性改动”的僵化固化优化三步走方针,务实的风格形成了超强的适应和进化能力。实施IPD十年之后,2009年华为开始在研发体系和数字化部门推行敏捷,这是对IPD的进一步优化。

“未来要实现大带宽、大流量,传统IPD依然是坚实的基础,适合传统硬件和嵌入式软件(如基站、光网络)”,也就是说,IPD在大规模作战的业务中,关键客户的关键业务场景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管理框架。

“IPD进一步发展就是敏捷”,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诉求,对IPD框架中过重的流程进行优化,快速响应变化是推行敏捷的主要动机。

敏捷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敏捷宣言的4个价值观来描述,12条原则来定义,再由可落地的**实践组成了敏捷的工作方法。敏捷强调尊重个体,积极沟通,关注结果,从而能更好地与客户合作,达到快速响应变化的效果。

课程收益:

● 解析IPD流程的主要痛点:确定性思维和繁琐的门径思想难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梳理敏捷转型的必要性和收益

● 掌握解决IPD场景下敏捷转型的关键难点:单团队项目级敏捷,纵向扩展的版本级敏捷,横向扩展产品级敏捷,向外扩展的商业级敏捷

● 演练项目级敏捷实操要点:迭代滚动规划,迭代日常执行,迭代评审调整,迭代回顾改进

● 扩大多团队版本级敏捷的共同交付能力:软硬件各职能部门协作,大项目跨团队版本管理

● 加速应对客户变化的产品级敏捷能力:需求管理,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团队协作,加速产品交付速度

● 加强和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的商业级敏捷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大规模端到端解决方案协作,基于价值流的流程优化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带团队作战经验或者潜力

课程方式:沙盘模拟 量身定制 咨询案例

课程亮点:

沙盘模拟:本课程采用行动式学习方式,**沙盘游戏模拟完整的产品创新和增长的全生命周期,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引导进行主动学习,易于消化吸收

(学员分组,**多不超过6组,每组至少5人,不超过9人;敏捷方法Scrum的官方操作指南要求团队规模在5到9人之间,所以沙盘游戏的物料照此设计)

量身定制:本课程提炼总结了客户的常见工作场景,共性痛点问题和业界**实践。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客户具体的实际诉求,对内容和时长进行裁剪定制

咨询案例:本课程有强烈的“问题解决”咨询风格,欢迎学员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讲师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很多标杆企业的敏捷转型辅导工作,积累了大量咨询服务经验和(华为、平安等优秀代表的)实战案例,启发学员学以致用

课程框架:

课程大纲

课程的逻辑架构是痛点问题-解决方案-**实践和落地工具-案例和实战,将从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出发,分析每4个级别敏捷中常见的痛点问题,引导学员讨论解决方案,然后推荐业界**实践的敏捷方法和工具,采用沙盘模拟的行动式学习方式进行重点演练,**后根据讲师亲身参与的咨询服务实战经验,进行优秀标杆企业(比如华为等)的案例分享。

模块1:IPD和敏捷的关系

本模块强调了IPD存在的意义,如何进行IPD的优化即敏捷,探讨如何应对频繁变化的不确定性需求。重点介绍了为什么敏捷、什么是敏捷、如何做敏捷,分享了华为推行敏捷的四部曲。本模块主要回答了敏捷的Why和What问题。

痛点问题:

1. 业务爆发增长:需要大兵团共同作战

2. 市场和客户的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要求应对频繁剧烈的变化

解决方案:

1. IPD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大型的关键性项目中依然适用

2. 敏捷提升了应对变化的能力,“IPD进一步发展就是敏捷”

**实践:

1. 敏捷方法是**实践的集合

2. 业界主要的敏捷方法

案例分享:华为敏捷四部曲

模块2:项目级敏捷(实战沙盘)

本模块以项目级的应用场景为主,介绍了项目级**主要的Scrum敏捷方法,加上精益看板方法,遵循Plan-Do-Check-Adjust循环框架,使用沙盘模拟工作场景进行实战演练。

痛点问题:

1. 需求变更失控:测试阶段变更45%

2. 系统联调困难:交付deadline前风险集中爆发

解决方案:

1. 固定迭代开发节奏缩短变更周期

1)产品开发节奏

2)产品发布节奏

3)如何确定节奏

2. 应用持续集成来分散集成风险

1)迭代目标

2)迭代完成标准

3)持续集成:提高工程能力

**实践:

1. Scrum方法:PDCA循环

1)规划Plan:迭代规划

2)执行Do:每日站会

3)检查Check和调整Adjust:迭代评审和迭代回顾

2. 看板方法:工作任务可视化

1)可视化:进展可视

2)限制在制品WIP:控制并发任务

3)消除浪费:加速任务的流动效率

实战演练:模拟沙盘

模块3:版本级敏捷

本模块基于版本级敏捷场景,重点讨论如何以敏捷版本火车为中心,进行需求价值排序,联合多个团队进行版本规划排期,分发需求,集成多个团队的交付成果,共同联调测试和交付。

痛点问题:

1. 业务爆发增长,客户定制化版本多

2. 并行开发分支多,代码同步工作量大

解决方案:

1. 版本火车

1)规划:多团队联合排期

2)执行:项目团队内部和多项目之间的定期沟通

3)检查调整:分层的迭代评审和回顾

2. 需求的价值排序

1)客户价值评估

2)工作量估算

3)性价比排序,滚动规划

**实践:

1. OneTrack单一主干

2. 需求的价值排序

案例分享:华为公有云研发团队的内部开源模式

模块4:产品级敏捷

重点讨论如何以客户为中心,从理解客户需求开始,如何描述和拆分需求,再进行迭代增量交付。

痛点问题:

1. 市场竞争激烈,客户要求缩短交付周期

2. 传统的瀑布串行的分阶段模式跟不上变化

解决方案:

1. 服务化:商业决策和需求决策分离

1)需求拆分模型:用例 用户故事

2)用户故事地图:需求排期

3)需求迭代交付:产品增量

2. 流水线:小包交付

1)持续规划

2)持续开发

3)持续集成

4)持续发布

**实践:

1.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小可行产品MVP

2. 持续规划/持续开发/持续发布的流水线

3. 需求架构的分层管理:用例Use Case

案例分享:华为数字化团队的滚动规划

模块5:商业级敏捷

本模块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全局优化,系统性地提升组织效率。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张,敏捷的应用范围从单个小团队到多个团队再扩大到整个企业,这样成功范围覆盖单个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产业链。

痛点问题:

1. 客户数字化转型,要求供应商共同参与快速试错和业务探索

2. 市场竞争范围扩大: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再到产业链

解决方案:

1. 联合(供应商)创新开发和交付

1)供应商管理

2)客户合作

2. DevOps开发模式

1)拉通流程断点

2)形成反馈闭环

3)多次迭代交付

**实践:

1. SAFe规模化敏捷框架

1)上下分层的组织架构:解决方案 版本火车 项目团队

2)前后拉通的交付流水线:业务 开发 运维

3)内外协作的联合产业链:客户 供应商

2. 全功能团队:从规划到运维的端到端E2E

1)市场销售

2)产品开发

3)售后支持

案例分享:华为组织架构的演进

上一篇: 大规模敏捷框架SAFe授权认证培训(Leading SAFe®) ——通过业务敏捷在数字时代蓬勃发展 下一篇: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工作坊)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