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对象】
	董事长、CEO、总经理、副总经理、中高层主管以及一切欲提升领导力的管理者
	程收益】
	● 了解博大渊深的国学智慧及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意义
	● 了解管理者应具备的正向态度与思维;
	● 提高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个人素养;
	● 弹性运用领导技巧,提升部属执行工作的意愿与能力;
	● 运用“禅学思维”,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与工作、生活压力
	【授课方式】
	以中国传统智慧及世界领导力大师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案例,采用互动、启发式案例教学
	【标准课时】
	2天(12个小时)
	【课程大纲】
	导言:儒释道为基础
	1、以儒治国,以道养生,以佛治心;
	2、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必用先哲智慧;官场职场战场生意场,处处需要历史谋略;
	4、管理既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是文化和哲学的会通,领导者既需要领导力、执行力,更需要管理智慧、文化底蕴与人格魅力。这一切更需要澄明大道,更需要一种智慧,寻求一种宏观的战略思考和微观的直指人心的力量。
	5、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第一部分、儒家文化与管理智慧
	一、修己安人——儒家的领导方式
	1、哪句儒家格言被写进了联合国《宣言》和1993年世界宗教领袖的《世界伦理宣言》中的;
	2、修己:从自己做起,先修己,把自己修治好,用心改变自己,再透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为别人树立榜样。
	身正令行的引导作用: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领导的角色是什么?
	如何使下属跟随你?
	《从优秀到卓越》:第五級領導:謙虛的個性 專業的堅持=第五級領導,为什么影响了这个世界?
	《从优秀到卓越》再到《基业長青》读到了什么?
	案例1:李嘉诚谈自我管理
	案例2:万科总经理郁亮谈自我管理
	案例3: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工到总统的人生修炼?  
	4.修己以敬的自我管理
	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五行”: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敏则有功,信则任人,惠则足以使民”
	“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案例1:曹操的宽容;
	案例2:蒋介石的领导艺术;
	案例3: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论宽容。
	二、和与中庸的管理哲学
	1、何为中庸?
	“中庸”不是什么:不是老好人,不是和稀泥,不是无原则;
	被误解最深的中国最深邃做人做事哲学“中庸之道”——
	坚持但不固执   成府但不圆滑
	自强但不独斗   正直但不清高
	果断但不莽撞   善良但不懦弱
	兼容但要超越   施威不忘施恩
	中庸哲学与现代管理
	案例1:日本近代化工业之父涩泽荣一的管理哲学
	案例2:余秋雨认为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国古文明没有衰落得最大原因——中国人奉行了中庸之道
	中庸思维与为人处世
	案例1:美国总统杜鲁门如何处理麦克阿瑟与司令尼米兹将军的矛盾;
	案例2:“十大元帅”的名单,毛泽东最后如何来确定的中庸之道。
	第二部分、道家文化与管理智慧
	一、道家的来龙去脉
	老子其人
	何为道德?何为道德经?
	道家三句真言是什么?
	道家的“恍然大悟”悟了什么?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案例1:刘伯承如何从自己孩子的“襁褓”中恍然大悟而破解日本的“囚笼”政策?
	案例2:阿基米德在洗澡中、牛顿被苹果打中脑袋的“恍然大悟”
	管理大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自知”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是幸福、成功的根基
	案例1:杨澜为什么说阳光卫视是我一生最大的挫败?
	案例2:爱因斯坦为什么拒绝被提名当总统?
	2、“知人”才能管理人领导人
	案例1: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成就与挫败
	案例2:范蠡在政治经济上的功成身退,范蠡孩子被杀的知子莫若父
	三、无为而治——管理的崇高境界
	案例1、、里根对“无为而治”理念的阐述
	案例2、经济学“无为而治”的思想
	四、正言若反——管理的辩证思维
	案例1:“二桃杀三士”的谋略思维
	案例2:宋大祖如何“以愚困智”
	案例3:康熙时期大学士张英的“大成若缺”
	案例4:白衣秀士为什么不让林冲上山
	五、“反者道之动”—创新思维的源泉
	第三部分:禅与现代人生命管理
	一、佛是什么?
	二、禅为何物?
	三、现代人为什么太需要学习禅?
	四、禅宗历史的来龙去脉?
	案例1:拈花微笑与大迦叶
	案例2:达摩祖师的面壁修行与传法
	五、禅与现代人“六度修行”
	1.“布施”度悭贪—“给予的快乐之道”
	案例:李嘉诚的舍得之道,邵逸夫的“逸夫楼”与奉献的人生
	2.“持戒”度毁犯—佛祖的临终叮咛:“以戒为师”中国禅里更主张“心戒”。
	案例:王石坚持不行贿的经营原则
	3.“忍辱”度嗔恨
	案例1:白隐禅师的“私生子”
	案例2:唐高宗与张公艺,“张公百忍”的典故由来。
	4.“精进”度懈怠
	案例: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与成功                              
	5“智慧”度愚痴
	案例:元晓大师 (617,朝鲜~686,朝鲜)新罗僧人,雨夜开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6 “禅定”度散乱
	分享:宋代无门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总结:创造禅悦心境,享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