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管理 > 项目综合 > 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顾宇1

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顾宇1 / ITT国际内训师实战专 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上海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在现今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许多企业选择组织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但是,如果企业的培训课程不合适或者不专业,将浪费员工的时间和企业的资源,甚至会让员工感到烦闷和失望,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培训课程的开发,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企业在开发培训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的目标,例如提高员工的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或领导力等特定方面的能力。目标的清晰性有助于将培训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对齐,确保培训的效果。

首先需要根据培训目标和员工需要的技能,梳理出必要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实用有效,能够激发员工的兴趣和积极性。企业可以选择开设线下、线上或混合形式的培训课程,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时间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求。

企业在开发培训课程时,应该以具体的案例为基础进行设计。这样能够增加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并激起员工的热情。企业在提供培训之后,需要对员工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进行,以确定培训课程的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开发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企业要做好培训课程开发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确定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设计课程,并对员工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并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课程收益:

● 掌握“U型原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提升课程的逻辑性和吸引力。

● 学习VAK教学法,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学员的参与度。

● 理解并应用多种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基础模型,如ADDIE、SAM、AGILE等。

● 提高课程内容的精炼和逻辑架构能力,使课程更加高效和有价值。

●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估,确保教学成果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内部讲师、课程开发者、教学设计师

课程方式:

翻转课堂:学员在课前**阅读指定书籍和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互动式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操练习等。

专题讲解:对关键概念和模型进行深入讲解。

辅导与反馈:提供学员演示机会,老师进行点评和辅导。

课程特色:

★ 专门针对参加培训的内训课程、Demo和各类演绎或说课等辅导课,主要解决课程演绎、Demo、说课与内训师、学员这三者关联度、连接性不强的“痛点”,无法把课程亮点、讲师优势与学员的逻辑打通,有机的将三者关系结合起来。

★ 很多选内部讲师把控课程的能力很强,课程也很有逻辑且高大上并且设计精美,但总是给人一种“你好归你好,清风过山岗”的感觉;而这还不是**重要的,要知道企业有很多课程数据翔实、逻辑清晰、推理到位,可学员就是学不进去,实在是因为太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了,没有惊喜也缺乏感动更没有学习的动力。

★ 本课程的内容牢牢把握住“U型原理”,运用VAK教学法,即视觉(Visual),听觉(Aural),和动觉型(Kinesthetic),让有说服力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转化成学员学以致用的行动力。

课程大纲

**讲:学习需求分析

课程导入:学习目标、规则、日程

多种常见的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基础模型

1. ADDIE:分析、设计、发展、执行、评估

2. SAM:开发、评估、精益

3. AGILE:规划、定位、设计、选择、反复、评价

4. 四元八步:用一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原型图来完成快捷的输出

一、学习需求分析

1. 需求分析四层级

1)员工觉得满足这些需求有用吗?

2)员工真的需要这些吗?

3)满足需求会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吗?

4)需求对员工的表现有影响吗?

2. 界定绩效现实与期望的差距

3. 确认从业务到学习的价值链

4. 与业务专家(客户)沟通需求

1)为什么要组织学习这个内容?

2)是否发生了标志性事件?或是里程碑事件?

3)**看重这门课程的价值是哪部分?

二、学员分析

1. 学习目标:为何参加学习?是否有自己的目的?

2. 现有能力和以往成就:对自己现有能力打分,描述以往成就或挑战

3. 特别需求:产生差距的心理或生理的原因,包括困难或身体残障

4. 日程安排和学习方式喜好:喜欢讲授为主还是小组集中学习还是一对一的辅导?

5. 心理状态:自信心、个人期望,或对课程内容的期待

6. 学习进展:自学的程度或学习进展,对老师有什么期待?

结论:学员分析三大要素——知识、技能、态度

活动:填写散页1《学员分析工作表》

三、学习目标界定

——学习目标编写的5大原则

小组讨论:绩效考核目标与业务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相关性

第二讲:课程内容淬取

一、学习设计的基础理论

1. 成人学习理论与课程设计

2. 认知加工理论与课程设计

3. 学习风格与课程设计

4. 脑科学与课程设计

二、课程内容淬取

1. 基于BAG的典型任务分析

2. 课程内容萃取的ERMP模型

3. 内容精炼的ABCDE法

4. 学习内容建模的5种模式

活动:填写散页2《内容建模》

第三讲:教学策略选择

一、教学策略与教学传递策略

1. 教学策略是什么

——包括讲授、说明、教导、演练、辅导、安排实操课、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演练、案例分析和小组练习等

2. 教学传递策略的EAT模型:体验-认知-理论

活动:测试学习风格测试

二、四元结构设计

1. 激发动机

2. 讲解新知

3. 体验操练:练习的方式

4. 转化应用:学习转化目标的制定

活动:画制《教学心电图》

活动:散页3 四元结构与解决方法

三、四元八步教学法

1. 激发动机:创设场景、讨论反思

2. 讲解新知:构建图像、讲解新知

3. 体验操练:练习体验、阶段总结

4. 转化应用:提炼总结、融会贯通

5. 学习风格与左右脑

活动:散页4 四元八步课程结构图

6. 整合整个课程的逻辑架构

第四讲:AI助力教材开发

一、训前材料开发

1. 需求调研问卷的编写

2. 课程计划/大纲的编制

3. 前测材料的开发

4. 翻转课堂的种类

5. 翻转课堂材料的开发

二、训中材料开发

1. 案例的开发与编写

2. 游戏活动的开发

3. PPT版讲师手册的基本框架

4. 讲师手册的编制方法与模板

5. 学员手册的编制方法与模板

6. 其他活页材料的编写

三、训后材料开发

1. 测试材料的编写

2. 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后续方案编写

第五讲:课程效果评估

一、四级评估中的课程评估

1. 四级评估中的课程评估

1)员工觉得培训有用吗?

2)员工真的学到了什么吗?

3)训练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吗?

4)培训对员工的表现有影响吗?

2. 成功案例法

二、过程性评估

课堂教学评估的常见方法

1)正式评估:考试、习作、观察、多项选择题测试)

2)非正式评估:开放式问题、需要填空的讲义、小组讨论、活动

三、终极性评估

业务关联导向的课程评估方法

——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离职率、次品率、员工士气以及客户满意度等

考核期:课程结束后一周后

考核内容:学员基础、课堂表现、课件、专业授课技巧、课堂引导技巧等综合内容

课堂专项辅导安排:

1)建议上午12人,每位选手上台用PPT演示10分钟的课程,老师给予点评和辅导;

2)建议下午12人,每个学员上台用PPT演示10分钟的课程,老师给予点评和辅导;

3)建议晚上12人,每个学员上台用PPT演示10分钟的课程,老师给予点评和辅导;

备注:一般是10分钟的演示Deno 5分钟的辅导,也可以直接摇铃提前结束演示的进程,对有改进的除外。

上一篇: ITT:课程开发与授课技巧 下一篇:经验萃取——课程开发与设计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