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素养 > 企业文化 > 员工文化觉醒人生路路畅通——企业员工文化特训

张卫东

员工文化觉醒人生路路畅通——企业员工文化特训

张卫东 /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北京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目标

引领员工深入认识“自我”,认识“我与企业”的关系; 引导员工认识与理解“自身文化”,尤其是“主动文化”与“被动文化”的区别; 引导员工认识与理解自身文化须以“被动文化”的形式来实现; 引导员工认识与理解人性、道德;使命、责任、义务是员工利益正确的实现形式; 教导员工要以企业为家,以企业为业,使自己的人生以“企业人生”的形式来实现; 教导员工以企业人性、企业道德的方式来做“企业人”,来做企业员工;以人性、道德的方式对待企业、对待社会、对待顾客、对待老板、对待同事…… 教导员工以使命、责任、义务的

课程大纲

员工文化觉醒人生路路畅通——企业员工文化特训班

企业文化创新的新成果      (1)

员工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      (2)

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3)

企业“全员管理”的理性开端  (4)

员工自动自觉企业的效益、效率管理,始终是管理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实践倾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利益大化追求的具体体现。从上个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到30——40年代的人际关系理论、到行为科学,再到60——70年代以后的“战略管理”、“流程再造”、“企业文化”等,也都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效益、效率问题展开讨论,进行研究。重现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彻底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让员工能够自动、自觉的工作,进而使企业的效益、效率得到提升,达到和满足投资者、经营者对于企业利益的大化要求。

据推测:二十世纪初,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只发挥出来1/3。到了现在,随着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的发挥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仍然超不过1/2。也就是说,经过上百年的努力,企业人力资源潜能只发挥出来一半,余下仍然还有一半没有发挥出来。

时至今日,企业仍有1/2的人力资源能力被白白地损失掉,这一事实无不成了管理科学家和实际管理工作者头痛的事情。面对这一现实,管理科学工作者并没有就此罢手,而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者也从未对这一问题停止过探索。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至今,历史又悄悄地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可是,管理科学仍然没有多少明显的进步。尤其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到如今,连较为完整的管理学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管理学仍然处于学派林立、丛林使然以及四分五裂的状态。

人类“文化进化论”,即“文化选择”学说的创立,相继演绎成功了“新企业文化学”、“人学”、“企业文化管理”……从而揭开了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谜底。新的“企业文化”原理告诉我们,管理学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是刚刚开始。

之前,由于“人文科学”的局限,至今人们连自己这个“人”字都没有搞明白,事实上,也就是说,在人与人相结合的社会组织中人们普遍维系的是一种带有人类特色的“人文逻辑”方式。这种逻辑方式与自然事物中的“万有引力”;“自然选择”以及抽象的辩证规律等都是不同的,都有着严格的区分。

在管理学的研究中仍然沿用抽象的辩证逻辑和直观的经验逻辑,尤其把企业普遍抽象地理解成系统、过程、权变等都是不能彻底理解企业的,其中得出来的结论必然是形式的、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人类“人文逻辑”的发现,是人类“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喜事。“人文逻辑”的应用,不仅使管理科学长期分裂的局面得到了统一,也为管理科学领域一些理论难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按着企业“人文逻辑”原理,企业员工定义为企业主人是毫无疑义的。由于企业是投资者、劳动者、消费者、供应商以及社会相关人的利益结合,利益博弈、利益实现的组织形式,这就引发了“企业全员管理”,企业员工以“文化选择”的方式建立起企业内外的逻辑联系,形成了企业员工以人性、道德、使命、责任、义务等方式,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社会、老板、同事、顾客等团结协作、友好相处,并以使命、责任、义务的方式选择了在企业中的利益担当,形成员工自身的特色文化。

实践证明:传统管理理论根本就不懂得“员工”,更没有能力“管理员工”,因此,才造成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只开发出1/2的被动局面,并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一大难点。而新的管理学思想,从“企业逻辑”的角度揭开了“员工”管理的奥秘。事实上,员工把企业做为自己的事业,进而自动自觉地工作,同时把老板当作师长、当作兄弟,进而对社会、对企业、对顾客、对老板、对同事主动承担起一定的使命、责任和义务,员工的这种境界要求绝不是牵强的,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天经地义的。

之前,员工之所以不能自动自觉地工作,之所以对社会、企业、老板、顾客、同事的利益不能进行自觉的承担,这无疑是认识问题、观念问题。而员工文化觉醒就是由“文化进化论”首创讲师根据企业员工文化的原理,结合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解读员工文化。这一课题,是传统管理理论绝对达不到的。因此,学员听后绝对会耳目一新、番然醒悟,并保证其认识水平和选择能力得到成倍的提高。

学习形式:

1) 课堂学习:由讲师直接讲授“员工文化”、“员工主动文化与被动文化”、“员工的人性、道德修养”、“企业员工的使命、责任与义务承担”、“怎样做员工”、“员工同时又是一名管理者”、“做个好员工是员工文化的高境界”……

2) 模拟引导:选专题由讲师组织员工模拟教学;

3) 拓展训练:选专题由讲师组织拓展训练;

4) 学员论坛:组织学员选择一些专题进行论说,以提高学员的应辩、评价和选择能力;

5)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以利学员本身素质提升;

6) 疑问解答:学员结业前根据学员的实际问题由讲师组织现场解答,彻底解决和排除学员的疑问和难点。

学习思考:

1) 引导和督促学员完成“自我文化”分析;

2) 指导帮助学员偿试编制“员工自我文化管理方案”;

3) 引导学员认识和理解“究竟应做一名什么样的员工”;

4) 引导学员学习、把握“人生”与“人生智慧”,搞好人生策划、争取实现美好的人生。

课程内容:

模块一:企业员工文化评析

1) 做企业员工是员工的文化选择,也是员工做为“社会人”文化的表现;

2) 做企业员工是员工利益的大化追求,也是其人生方向和目标的选择;

3) 员工在企业中的利益要求,即员工企业目的评析;

4) 员工在企业中的思维定式与行为模式;

5) 员工行为的基本模式是利益的大化追求及其实现;

6) 员工企业人生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其智慧的表现。

模块二:企业员工文化的环

境条件分析

1) 员工来企业做工的性质是合作、协作,在人权上是平等的;

2) 企业文化环境决定和影响着员工文化的走向;

3) 员工利益向企业利益的融汇,与社会、投资人、顾客、同事等主体利益的融合;

4) 员工在企业中的权力及其应得利益享受;

5) 员工在企业利益中的利益承担及其承担的形式;

6)企业对于员工的环境要求是人性、是道德、是谐和、是效率。

模块三:员工文化的基本

实现方式

1) 自觉承担与完成企业所赋予的人性、道德、使命、责任、义务要求,是企业员工文化实现的基本方式;

2) 员工的企业人性是员工在企业中对待企业、对待社会、对待老板、顾客、同事、供应商等的“态度”以及相处的方式。事实上企业人性不是奉献,而是价值,是做为员工的起码标准;

3) 员工的企业道德是员工在企业中对待社会、顾客、老板、同事等的态度以及相处方式的原则要求和界限范围,它具体地体现在对企业的仁、义、礼、智、忠、诚、孝、廉、耻、信等形式中;

4) 员工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对企业以及他人利益的尊重和维护,要帮助老板赚钱……

5) 对于“共赢”的选择,是与当代的人文价值趋向相吻合的,是企业人生成功、成就的法宝。

模块四:员工文化实现的错

误选择

1) 员工的文化选择不是人人、事事、处处都是成功的,其中许多人选择了错误文化和反文化;

2) 有人选择了“非人性”的方式,不行善、不学好、不爱人、侵占别人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名声、拆别人的台…… 上一篇: DASE执行系统解决模型(内训课) 下一篇:《95598服务意识培养与素质要求》

我要预约

《员工文化觉醒人生路路畅通——企业员工文化特训》

已有35家企业预约

  • 相关案例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