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近年来,在医疗场景中,服务对象不仅关注医疗质量和专业水平,也更加关注整体服务质量和就诊体验。这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服务意识,加强人文素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积极的努力。
但我们也可能面临这些情况:
规范和道理都懂,遇到难缠的患者却不知道怎么办;
礼仪和服务细节,一忙起来就顾不上了;
听到有人说“专业真本事,服务花架子”,感到很困惑;
费劲口舌,患者仍然置疑自己的关切和善意……
如何**提升自身素养,让医患关系回到合作、同心的本质?
如何实现服务体验和口碑的双赢?
如何顺利推动诊疗过程?
本课程中,陈老师依据现代医疗服务理念,总结20年的成功实战经验,深挖医疗场景中的服务痛点,提供心态调适、素养提升、服务技术、同心沟通四个维度的具体建议、方法。兼顾建设合作型医患关系、优化医患双方体验、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多重需要。
与传统医疗服务培训不同的是,本课程转换视角,反向挖掘医疗人员自身的内驱力和正向需求,同步提升服务力和职场幸福力,常态化、实用化,推动服务规范落地。听则有益,学则能用。
【课程收益】
1.理解合作型医患关系的本质。
2.构建素养外化、同心共赢的服务思维。
3.熟悉医疗服务礼仪的特殊性要求。
4.掌握医疗服务礼仪的常态化技术。
5.掌握同心沟通策略和模型。
6.能应用同心式沟通公式和技巧。
7.掌握倾听、提问、表达愤怒的技术。
8.熟悉非语言沟通技巧和声音角色练习方法。
【课程特色】
源自医疗管理和服务的实战经验;
场景化,贯穿日常工作;
注重内驱力激发;
案例即方法。
【课程对象】医疗服务领域,全员。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一、如何理解合作型医患关系?
(一)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二)现阶段存在的困境。
(三)理解医患关系的本质:合作;同心。
(四)击穿认知误区:建设有温度的口碑,服务也是产品。
故事:裘法祖说出了共同心愿。
二、构建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一)服务心态建设:
目标感,共赢;
效能感:与平台共同成长;
同理心:重视患者的需要;
主人翁意识:有问题,交给我。
(二)个人职业规划与服务效果:
1.医疗职业幸福微笑曲线;
2.个人与组织目标的统一;
3.医者与患者目标的统一:
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需要你的参与。
案例:不突击,不表演,我们是如何拿下这个国家级荣誉的?
三、如何提升服务品质与口碑,构建合作型医患关系?
(一)内外兼修,呈现良好职业形象。
1.医疗职场礼仪的独特性。
2.“礼仪在魂不在形”的1个心法。
3.重视医疗服务礼仪的4个理由:
规避倦怠;
提升自我效能;
优化机构、团队和个人形象;
积极反馈和自我认可。
案例:突然不知如何走路的老主任。
4.医务人员职业礼仪的3个支撑点:
专业胜任力;
职业生涯期待;
他者贡献的心流时刻。
脑洞分享:振奋人心的故事大赛。
(二)素养外化,落实职业礼仪与服务规范:
1.仪表、仪容:着装、搭配、口罩、头发、妆容。
互动:有奖挑错。
2.男性员工仪容规范。
3.仪态、姿势:
恰当的眼神、亲和的微笑
自然、挺拔的站姿
干练的走姿
健康、优雅的坐姿
得体的蹲姿
指引和手势
温暖的握手
互动展示:我们都来遛一遛。
4.操作礼仪:
日常工作姿势要点。
医疗操作基本素养。
案例:给服务口碑加分的保洁阿姨
(三)医患同心,优质沟通实现共赢增效:
1.基于善意和效率的同心式沟通原理:
3要素:角色、主动、心态。
4目标: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使对方行动(行为或态度)。
2个转变: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做出反应。
2.同心沟通原则:
情感账户理论;
先心情后事情;
先关系后管理。
故事:“你侬我侬”,从赵孟頫和管道昇的八卦里读到的沟通智慧。
3.提升服务效率的沟通技术:
(1)基本公式:观察 感受 需要 请求。
(2)精准表达:
区分观察和评判。
区分请求和要求。
区分感受和想法。
连接感受和需要。
确认感受,善用《感受词汇卡》
互动:A还是B
练习:拓展自己的感受表达词汇。
(3)倾听和提问技术。
(4)合理表达愤怒。
案例:一句“医生,我查过百度”引发的大案。
4.声音表达技术:
语速控制;
语调控制。
游戏:口罩下,你的声音有几个角色?
5.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解读服务对象的非语言信息。
案例:神奇的抱抱。
四、回顾与总结。
我要预约
《医患同心,增效共赢》已有35家企业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