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招聘新员工中的法律风险及控制
	1、招聘广告、入职登记表的设计技巧和风险防范
	2、严格把好入职体检关,避免成为“职业病”的替罪羊
	3、用人单位聘用尚未与其它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员工会有何种法律风险?企业如何合法“挖”人
	4、录用手续的办理、新员工入职登记表的设计要求及必备内容
	5、试用期、见习期、实习期、合同期、服务期的区别与应用
	6、如何约定专门培训后的合同期或服务期和违约赔偿条款
	7、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与风险提示
	8、社会保险的缴纳及时性与风险提示
	9、特殊员工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与应用
	 
	1、误区一:试用期内可任意辞退员工
	2、误区二:员工辞职需经单位批准
	3、误区三:员工提出辞职,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
	4、误区四:员工提出辞职,用人单位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5、误区五:员工违约,单位可以**扣留档案、留置工资、奖金或者不办理退工手续等手段来制裁员工
	6、误区六:劳动合同期满 = 劳动关系自动终止
	7、误区七:为了减少加班费支出,与员工协商确定加班费的金额
	8、误区八:给员工出资培训,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同时约定试用期
	9、误区九:用“高薪”替代社会保险费
	10、误区十:竞业限制补偿金随工资一起发放
	11、误区十一:离职员工无权领取年终奖
	12、误区十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以基本工资为基数
	 
	三、企业辞退、裁减员工中的常见法律误区及应对技巧
	1、误区一:员工违纪即辞退
	2、误区二:考核末位即淘汰
	3、误区三:只要在试用期就可以随便辞退员工
	4、误区四:员工失职,给公司造成损失即作辞退处理
	5、误区五:公司提前一个月通知并赔偿工龄补偿金即可辞退员工
	6、误区六: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直接解除合同
	7、误区七:员工患病或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直接解除其劳动合同
	8、误区八:随意以情势变更为由与员工解除合同
	9、误区九:以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为由辞退
	10、误区十:协商解除无协议
	 
	四、加班工资成本控制及企业应对策略
	1、实例剖析司法实践中企业在加班工资争议中的败诉原因及经验总结;
	2、实例剖析司法实践中企业在加班工资争议中的胜诉原因及经验总结;
	3、加班工资争议案件中企业的应诉技巧;
	4、加班工资的追溯期限及加班工资仲裁时效分析与应对
	5、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及支付比率的确定;
	6、加班补休的操作与运用技巧;
	7、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与不定时工作制如何计算加班工资?
	8、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劳动者能否拒绝;未经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自行加班的,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加班工资;
	9、女职工在“三八”妇女节照常工作的,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加班工资;
	10、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周工作6天,每周工作时间未超过40小时,劳动者在周六上班是否属于休息日加班,是否须支付加班工资;
	11、用人单位可否约定月薪中已包含加班工资?司法实践中仲裁机构和法院对此约定如何处理;
	12、用人单位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工资支付操作与运用;
	13、加班工资成本控制思路及具体操作方式;
	14、从加班工资控制角度重构工资结构的思路及技巧;
	15、解读当地新指导意见中对加班工资问题的重大突破以及企业运用技巧。
	 
	五、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1、劳动合同内容的填写技巧
	2、劳动合同期限约定的技巧
	3、基于加班费下的完美薪资结构设计及加班费的计算与实操技巧
	4、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及运用技巧
	 
	六、劳动争议的处理策略                           
	1、在异地用工发生法律纠纷的处理技巧                        
	2、劳动争议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如果发生加班费争议,企业还是员工负有举证责任?
	3、历史遗留的加班费问题的处理技巧                         
	4、劳动仲裁与诉讼与企业的群体影响效应